主页 >>

向往的,是新生活环境 留恋的,是曾经的点滴

2019年02月24日22未知admin

  近日,张桥居民开始陆续搬离曾经生活的老土地,老照片见证了当时的生活。 /晨报记者 殷立勤

    晨报记者 杨天弘 实习生 程 晨

  仿佛在一瞬间,高楼大厦占据了上海的角角落落,棚户区这样的名字在这片地图上被成片成片地抹去。又有谁会想到,就在虹口区中部地区、著名的瑞虹商圈旁,藏匿着一块“城中村”。
  一线天的弄堂、嘭嘭乱响的弹格路、恶臭熏天的倒粪站、爬满蜘蛛网的铁丝窗……烈日下的“张桥”与身边的摩登社区是如此格格不入。8月3日,虹口张桥地块成功达到房屋征收项目征询签约率生效比例。这意味着,这片留存于市中心最大的棚户区也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
  2516户张桥居民一圆夙愿,然而就当他们忙于打包封箱等待搬场车的时候,内心又是复杂的。他们向往新的生活环境,但同时,他们对棚户区内生活过的点滴以及亲如家人的邻里关系,却又恋恋不舍。

  两户同时开窗可能撞上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张桥地区有一条沙泾港,据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沙泾港和东沙虹港之间还是一片农田和荒地。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军在上海狂轰滥炸,全家庵路、天宝路一带被夷为平地,流离失所的人们移居至张桥地区,依着沙泾港密密麻麻建起了许多私房。
  直到1958年后,张桥的地貌逐步发生了变化。周边的支小河流被填平筑路,东沙泾港变成了东沙泾港路。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由于世代人口繁衍,为了解决居住,张桥人开始动脑筋翻房,扩大住房面积。人们先是横着向弄堂借地,随后,再一层层往高处占据空间。不规则的房子在天空中几乎碰到一起,让里弄变得越来越幽暗。那里的居民家大多是看不到太阳的,房屋紧挨着房屋,有时候稍不注意,对门两户同时开窗还可能撞上。

  家家户户都在打包封箱

  这几天,张桥的居民都十分忙碌。不止是居民忙碌,就连这一带回收废品的也忙碌开了。
  去年年底,张桥棚户区开展400、401街坊旧改房屋征收项目和曲阳路(四平路-临平路)道路辟通工程房屋征收项目。截至目前,400、401街坊旧改房屋征收二轮征询签约率达到92.29%,曲阳路(四平路-临平路)道路辟通工程房屋征收项目达到90.19%,全部征收成功。
  穿梭在一片迷宫般的棚户区,家家户户都在打包封箱。东沙虹港路302弄1号内,一位50多岁的阿婆猫着腰整理着旧书。嘴里不断嘀咕着:“这本画图的书蛮好的,留着,给孙女看看。”接着,又拿起三本都长了锈斑的日语书叹道:“哎哟,这些日语书,我看不懂,扔掉又可惜。”一旁,还有很多她老伴生前留下的艺术类书籍,画画的、书法的,还有《太极是怎样炼成的》。好些年,她一直都没舍得扔。如今就要搬家了,她拽在手里,放进垃圾袋里,又不舍得地取出,犹豫不决。

  其实舍不得这里一切

  沿东沙虹港路往南走,左转至泾东路北段的苏州河边,67岁顾大爷坐在邻居家门前,抽着烟等着搬场车。身边陪着的,是他30年的友邻老丁,两人促膝闲聊着。
  他们认识30多年了,熟得就像兄弟,串门唠嗑是家常,但是,当搬场车一到,要想再回顾昔日亲密时光,怕是难了。
  说起这些,顾大爷的眼眶都红了。他醒了醒鼻子道:“我等拆迁,等了30年,可是现在搬了,最舍不得的,就是他们。”
  顾大爷是1984年带着老婆和女儿搬到张桥泾东路111弄2号甲。从泾东路上其中的一个“一线天”穿进去,第二个门洞就是他家。
  房子是三层楼结构,一楼8平方米,二楼三楼各10平方米。楼层与楼层之间大概仅一板之隔,中间架着简易的木梯。窄窄的木板色泽微微发黑,踏上两格就发出“吱嗝吱嗝”的声响。
  一楼是他们吃饭的地方,二楼是一家三口睡觉的地方,而说到三楼,顾大爷饶有兴致地介绍起他的杰作。不要小看这小小的10多平方米的空间,自有他的欢乐世界。“三楼面积有多大,我就种了多少盆栽。成片成片的花、辣椒、大蒜、丝瓜。”他自豪道,天热的时候,丝瓜结得都来不及吃,然后就送东家给西家。为此,他还特地接了水管上三楼,自来水一来,就能浇花。
  可惜的是,要搬了,这些都得留下来。
  他悄悄地说,其实这里的一切都不舍得。可是没办法。不可能一辈子住这里。

  居民说最看重邻里关系

  没轮到动迁的时候盼动迁,可真要轮到了,心里五味杂陈。张桥居民有谁不是呢?
  在泾东路111弄7号门前的石凳上,55岁的蒋先生吃着午饭,外卖的牛肉拉面和生煎。看到记者路过,他自嘲道:“炉灶都拆了,难得艰苦一下。”
  原来几天前,他就已经搬走了,屋内空空如也。昨天是他特地回来处理一下水电事宜。面吃到一半,满头大汗的他进屋洗了一把冷水脸,算是给自己降温,再出来又继续吃。邻居小王看他一人吃着寂寞,就坐到外面来陪他聊天。
  根据年龄,他们算是忘年交了。小王今年37,可他硬要说是和蒋先生同辈,是好兄弟。蒋先生笑说:“我们怎么会是同辈,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
  原来,小王的外公外婆就是张桥第一批住客。“当年日本鬼子打来,他们从苏北乘船逃难到这个地方。”这些都是小王小时候,外祖父母当故事讲述给他听的,不过具体的情节,他不太记得。只记得他们在此地建起了草屋,住着一家8口人。为了养家糊口,外婆外公就去曲阳路那里割些野草,然后拉到养猪场卖钱。
  后来,有了单位,外公就有了工作,但是还不够他们8口人生活。没钱就卖房子,草屋隔出来一半,400元卖给了蒋先生的爷爷奶奶。于是,泾东路111弄7号就分成了甲乙。
  他们虽然是两家姓氏,但是就像一家人。“譬如看到他家做好吃的,我们就会搬着小板凳上他家蹭吃的。他们要是需要什么东西,直接上我家拿就行了。”这样的邻里关系,在小王看来很珍贵。
  “讲真,搬家后,不会再遇到了。”小王坦言,住在张桥每天倒马桶,真的很怨。但是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是商品房里没有的。“住进大楼都是独门独户,关起门,谁都不认识谁。这里呢?我开着门睡觉都没事。谁家有一点事,大家都会过去帮忙。”
  低头望了脚下不足4平方米的水泥地,再抬起头来,55岁蒋先生眼角有些湿润。
  “我会怀念以前的氛围,也会怀念这里邻里的亲切感。当然,如果让我选,我还是会选择搬迁。”那一条条叫卖、吆喝声声入耳的弄堂;那一个个推窗看得见邻家饭菜的亭子间,那一道道走在上面会发出动听脆声的弹格路……俨然成为记忆,沉浸于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人想继续。


深圳沙河人力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3 22:03:43
  南山区西丽镇大堪王京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宝安劳务公司  省农牧厅乐 省农牧厅民 省农牧厅全 省农牧厅化 省农牧厅乐 省农牧厅互 省农牧厅乐 省农牧厅海 省水利厅水 省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