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一封普通的感谢信 温暖医护人员的心

2019年02月22日88未知admin

    “我心里有块石头,快吓我,有人要害我……”过去的十几年里,家住袁家岗的张先生(化名)一直反反复复地活在这样恐惧、没有安全感的世界里,经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今年6月,他迎来了自己40岁生日,因一次就医经历,他的病情有了明显改善,一直照看他的年逾60岁的双亲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这个温暖的医患故事,要从一封感谢信说起。8月24日,是张先生出院的日子,为了感谢三个月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男四科的医护人员对孩子的诊治和照料,张先生的母亲李阿姨手写了一封感谢信,特意送到医院领导手中。

    她在信中这样写道:“从5月发病入住医院四病房,主管医生刘宝燕费尽心血帮助儿子调药治疗,使得他从暴燥不安的人,慢慢有了改善和好转,我们很感谢刘医生为病人作出的辛勤努力和以护士长为首的全体护士对我们家属的良好态度,急病人所急,从未嫌弃厌烦病人。作为家属,我们感激贵院领导培养出一支这么优秀的团队和白求恩式的大夫。”

    李阿姨在电话中接受采访时表示,医院管理科学严谨、医护人员有责任心、有耐心,是她作为家属三个月来自己亲眼看到和亲身的感受。

    “我们只有这么一个孩子,生病这十多年,我们也去过不少医院,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医生的不负责任对我们家属带来的痛苦。孩子患了精神分裂症,发病时会胡乱说话,撞人,老是怀疑别人害他,脾气暴躁起来,我们两个老人根本奈何不了。本来稳定了四年了,今年春天他突然发病,我们把他送到当地医院,没想到病情没控制住。因此,我们赶紧把他送到市精卫中心诊治。”李阿姨介绍。

    “大个头,偏胖,40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且有癫痫病史。”这是张先生的主管医生刘宝燕初次见到他时,脑海中记下的几个关键词,在她的眼中,张先生同时也是一个冲动高风险患者,即突然会攻击别人的人。针对张先生的病情,刘医生为他详细制订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三个月来,督促病人按时吃药,每日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不停地为张先生调整用药,每天耐心地跟家属沟通病情及用药情况,甚至晚上十一、二点,张先生晚上睡不着觉时,刘医生也会赶来调整用药及心理安抚……这些细节,李阿姨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刘医生告诉记者,这封普通的感谢信也温暖了医护人员的心。“精神科医生是一个比较有风险的职业,因为医生们常常面对的是有冲动风险的患者,同时成就感很低,精神疾病不像其他外科疾病能在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保护病人隐私,甚至在医院外面碰到诊治过的病人,不能打声招呼。因此,病人出院时的一个微笑也让我们觉得满足和值得。”

    “可能现在还有很多人对精神疾病患者有歧视,觉得害怕,但在我们眼里,他们常年承受着精神痛苦,很可怜,也值得被尊重。吃药打饭,轻言细语相对,耐心沟通,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谈起8年来的护理心理,护士长段继明说。

    “就他一个儿子,不想放弃他,有时候当我们做父母都没耐心的时候,看到医生这样尽心地在帮助我们,我们真的很感动。”李阿姨说。(蒋永劲)


深圳笋岗人力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7:05:29
  爱联嶂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罗湖临时工派遣  张承高速大 宽城以案释 围场完善电 丰宁强力推 承德文化建 点赞塞上江 承德市党政 市农开办组 鹿泉区组织 鹿泉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