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立春东南行——D3267次春运纪事

2019年02月18日209未知admin

 
随车机械师李晓在检查车厢配电柜。资料图

D3267动车从华中到东南,斜穿中东部地区,路过无数的山川河流,沿途风景美不胜收,但对李晓来说,这却不是家的方向

 

文/图 法治周末记者 答笛

发自湖北武汉

2月4日,立春,2018年的春运进入第4天。清晨6点,距离当天从武汉开往福州的D3267次列车发车还有3个小时。太阳一小时后才能升起,2月初的武汉依然寒气逼人,当天最低气温仅有零下5摄氏度。

在武汉东郊三环外,华中地区最大的动车组检修基地——武汉铁路局武汉动车段的存车线上,一排排动车组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当天的春运。

3小时后,法治周末记者坐上了这趟从华中重镇武汉驶向东南沿海的列车,跟着随车机械师、列车长、乘务员和乘警,体验了一个平凡而又忙碌的春运工作日,感受着时代脉搏给春运列车带来的改变。

 

提前3小时上岗的“动车医生”

 

上线运行前,动车组都需要接受全面的巡视检查。2月4日这天,为D3267次担任“随车医生”的,是35岁的随车机械师李晓。

李晓的父母和姥爷都曾在铁路系统工作,这位经验丰富的“铁三代”干过车辆检修,随车跑过“既有线”(铁路人对动车高铁以外的传统列车和线路的称呼),今年是连续第9年在动车上执行春运任务。

6点刚过,李晓就起床洗漱,前往乘务派班室进行酒精测试,当班的机械师是不允许饮酒的。领取工具后,李晓开始对动车组进行最重要的巡检。顶着清晨的寒风,他花了1个小时仔细检查了车内、车下状态,确保各关键部位状态良好,参数正常。

8点左右,D3267动车组出库,驶向几公里外的武汉站,准备迎接旅客。到站后李晓没有片刻休息,他利用这段时间对车内服务设施进行了检查,还仔细查看了动车组外观和车顶受电弓。

9点08分,D3267次正点驶出武汉站,前往880多公里外的福州。法治周末记者在列车上跟着李晓体验了一把巡视工作,“空开旋钮位置正常”“常电电压正常”……每到一节车厢,李晓都会逐个打开配电柜认真查看,用手机拍照传回作业系统,并口述一遍检查结果。口述是他在提醒自己不要漏项,拍照留痕则是武汉动车段去年增设的“规定动作”,今年是第一次在春运期间采用。

洗手间、电茶炉等服务设施,李晓也要逐一查看。走到7号车厢时,李晓发现电茶炉亮起了缺水红灯,他皱了皱眉头,打开机器进行了复位操作。“也许是设备故障,也可能确实缺水了。”李晓告诉记者,他先“重启”下设备,稍后再回来检查一遍。

过去一趟“绿皮车”通常有两名以上列检员,如今像D3267次这种8列编组的动车,随车机械师只有李晓一人,春运期间也是如此。D3267动车组总长201.4米,李晓巡视一遍需要半个小时,人多拥挤时往往要一小时才能走完。

车厢巡视一般两小时一次,由于这趟车中间停站比较密集,当天下午从福州返程的D3268次一直处于满载甚至超载状态,为保障服务设施正常工作,李晓提高了巡查频率。往返近13个小时的路程,记者很少能在兼作休息间的监控室里看到他休息。

“随车机械师都是我们单位的技术精英。”武汉动车段宣传负责人许辉告诉记者,李晓一个人要负责监控动车组技术状态,管理和操作车内设备,处理突发故障,还要承担部分行程组织工作。如果出现异常,往往要在几分钟内完成分析和决断,并立即前往故障点进行排除,这对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求很高。

2017年春运期间,李晓所在的一趟动车在途中撞到了路轨上堆积的石块。“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动车停下来,已经跑出一公里了。”李晓说,距离太远,石头已难以找到,无法帮助判断。顶着车外凛冽的寒风,他钻到车底,按操作规程检查了车头后的两节车厢后,判断不影响正常行驶,便通知指挥中心,让列车继续开行。

身后是坐着好几百乘客的列车,每多停一分钟都会有损失,一个人要很快完成检测并作出判断,“压力很大”,李晓坦言。

李晓的家在距离武汉300多公里的湖北襄阳,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才4个半月,平时家里都是爱人照顾。尽管一个来回就得半天时间,但只要赶上休息,不管多累,李晓都会回趟家。

D3267动车从华中到东南,斜穿中东部地区,路过无数的山川河流,沿途风景美不胜收,但对李晓来说,这却不是家的方向。

“记不清总共有几年(没回家过年)了,至少最近3年都没能回去。”李晓说,按照目前的排班计划,今年除夕应该能回家。“可以吃上年夜饭了。”这位憨实的汉子脸上浮起笑容。

到母亲城市却不能相见的“90后”列车长

 

今年春运中担任D3267/3268次列车长的张佳玉,是一位25岁的湖北赤壁姑娘。这位开朗的“90后”女孩曾有过“理科”梦想,尤其喜欢化学和生物,却误打误撞进了铁路学校,今年已是她的第6次春运。今年在D3267次列车上,她还手把手带起了新乘务员——21岁的河南南阳姑娘张珂。

“动车三两六拐次司机,旅客完毕,请关闭车门。”上午9点06分,张佳玉在对讲机里通知司机。“嘟嘟嘟”几声,D3267次关上车门,从武汉站出发前往福州,车厢里还空着许多座位。张佳玉告诉记者,这条长途线路春运期间单向客流多,节前许多在外工作的人都是从福建一带回南昌、武汉,节后正好反过来。

列车员的工作相对单调枯燥,背后有许多常人看不到的辛苦。一路上往返十几个小时,对张佳玉的采访基本是断断续续的,因为她大多数时间都在来回奔走:站台接车、到站迎接旅客、办理各种交接、车厢巡视、查验车票、广播宣传……还需要不时应对旅客的问询和补票请求。

“睡觉的乘客请收好手机钱包”“衣帽勾上请不要放包”“洗手台前请勿堆放行李”,一路提醒下来,尽管有些挂包乘客面露不悦,但基本都能配合列车长的工作。路过车厢连接处时,张佳玉还会观察门下是否有影响开关车门的物品或垃圾。一天走下来,她的手机计步器上经常都是3万多步。

张佳玉的父亲在老家,母亲近年来都在福州工作,三口之家聚少离多,很难团圆。母亲工作地离福州站很远,虽然她近几个月都跑福州这条线,但母女俩从未碰过面。尽管如此,每当D3267到达福州站,折返前停站的半小时,是让张佳玉感觉离母亲最近的30分钟,即使见不到面,她心里也觉得很温暖。

过去5年春运,张佳玉只在家吃过一次年饭。“今年年三十休息,总算能陪下爸妈了。”一提到能跟父母团聚,姑娘笑意盈盈。

 

“椅上飞”乘警长的传奇往事

 

49岁的魏国强是这趟D3267/3268次列车的乘警长,1993年从警的他,曾经历过25次春运。

在魏国强印象中,当年“绿皮车”的条件跟如今的动车完全是天壤之别,乘客环境也“复杂得多”。尤其是在春运期间,定员118人的车厢往往挤进200多人,超员100%很常见,不少人甚至只能从车窗上下车。且不说反扒工作,连查票都很困难。

46岁的D3267次列车乘务员魏红云,16岁就参加了工作,经历了30次春运的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前辈。她依然清晰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参加春运时,有一次开车前车门口挤满了乘客,身为乘务员的自己都上不了车,小姑娘急得直哭,最后好心的旅客硬生生撑开一点空间,帮她挤了上去,这才没误了岗。

在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党办工作的宋进军,在铁路上工作了20年,也曾是一位老资格的列车长,跑过武汉至北京、成都、宁波、杭州等多条长途“既有线”。

“那个时候,我从离车门两三米的地方挤下车,都得花十几分钟。”向记者讲述花8小时在列车上找一个人的往事时,坐在敞亮动车餐车里的宋进军还能回忆起近20年前的许多细节。

那是1999年的春运,老宋跑北京到武汉的一趟列车,一对到河南驻马店的兄弟俩在北京上车时被挤散了,十三四岁的弟弟身无分文,只好向老宋求助。   老宋说,那个年代既没有配对讲机更没有手机,要穿过水泄不通的车厢去寻找哥哥,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宋只好每到一站就下车,向后面车厢乘务员喊话求援,从北京一直喊到河南漯河,近8个小时后终于让兄弟俩团聚。

魏国强的一次经历更加“传奇”,十几年前春运期间,一辆他担任乘警的“绿皮车”发生群体斗殴,无奈车里塞满了人,无法及时赶到事发车厢。

老魏只好踩着硬座车里的椅背,从乘客们的头顶上“飞”了过去,即便如此,那天还是有人被120急救人员抬走,“要是慢慢挤过去,恐怕要出人命的”。

魏国强回忆说,那时车太挤,人们真的是寸土必争,春运中的打工者很多都是抱团出行,往往一点很小的争执都会被放大,甚至在一片起哄中演变成群殴。

这些年列车环境越来越好,空间充裕设施齐备,乘客间不再动辄剑拔弩张,类似事件老魏已经很多年没遇到了。

记者在回程的D3268次列车上看到,虽然一路上都有不少无座乘客或站或坐在车厢连接处,走道里也堆了很多行李,但秩序井然,有人经过时都会相互避让,在车内穿行并不困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子支付的普及,老魏遇到的贴身掏腰包扒窃越来越少,但这不等于天下无贼。老魏告诉记者,各种“拎包盗窃”已成为列车上的新兴作案手法,手机也成为最常见的丢失物。

一路上,记者在列车上多次遇到老魏在车厢或广播里提醒乘客,注意行李架上的贵重物品,睡觉时要小心钱包和手机。

夜色渐浓,晚上9点30分,回程列车距离终点站武汉只有不到1小时路程。魏国强站起身,开始最后一轮巡逻。“越接近终点站,越要小心。”老魏边走边对记者说。

9点40分左右,到最前面的1号车厢时,乘务员魏红云交给魏国强一个红色女包,告诉他这是保洁员刚在洗手间里捡到的。

魏国强打开一看,包里有不少现金,还有银行卡,但没找到身份证件或名片。他只好通知列车长广播寻找失主,准备把挎包带回餐车等候消息。

路过2号车厢时,一位正在吃泡面的中年女士一把拽住魏国强,喊道:“我的包!”老魏反问道,“怎么证明这是你的?”接着将她和女包带回餐车仔细询问。

原来,这位来自湖北崇阳的甘女士从福建三明北站上车,准备去武汉,随身挎包里带了不少现金,在车上寸步不离,不想快到站了却遗忘在洗手间里。经过清点,包内共有人民币1.1万元。核实身份后,魏国强将款物交还给甘女士,嘱咐她今后一定要注意。

 

归来

 

2月4日,立春,晚10点22分,从福州归来的D3268次列车准时停靠在武汉站,归心似箭的旅客们匆匆离去。

为了春运列车的安全稳定,早出晚归的李晓必须再次确认动车组技术状态,并与地勤机械师进行交接,等到休息时已是深夜。武汉西北300多公里外的家中,准备过年的家人也在期待他的归来。

靠站前,张佳玉还在仔细填写自己的工作日志。带着对除夕与父母团聚的期盼,这位“90后”列车长稍作休息,即将在下一个工作日,继续迎接更多渴望团圆的旅客们。

在魏国强眼里,在车上为挎包钱款寻找失主的事情虽有偶然因素,但并不少见。随着春运高峰的即将到来,更重的担子在不远处等着他来扛起。

只是对这位经历了20多年春运的乘警来说,需要踩着椅背“飞越”乘客去“处突”的经历,或许一去不复返了。

 

文/图 法治周末记者 答笛

发自湖北武汉

2月4日,立春,2018年的春运进入第4天。清晨6点,距离当天从武汉开往福州的D3267次列车发车还有3个小时。太阳一小时后才能升起,2月初的武汉依然寒气逼人,当天最低气温仅有零下5摄氏度。

在武汉东郊三环外,华中地区最大的动车组检修基地——武汉铁路局武汉动车段的存车线上,一排排动车组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当天的春运。

3小时后,法治周末记者坐上了这趟从华中重镇武汉驶向东南沿海的列车,跟着随车机械师、列车长、乘务员和乘警,体验了一个平凡而又忙碌的春运工作日,感受着时代脉搏给春运列车带来的改变。

 

提前3小时上岗的“动车医生”

 

上线运行前,动车组都需要接受全面的巡视检查。2月4日这天,为D3267次担任“随车医生”的,是35岁的随车机械师李晓。

李晓的父母和姥爷都曾在铁路系统工作,这位经验丰富的“铁三代”干过车辆检修,随车跑过“既有线”(铁路人对动车高铁以外的传统列车和线路的称呼),今年是连续第9年在动车上执行春运任务。

6点刚过,李晓就起床洗漱,前往乘务派班室进行酒精测试,当班的机械师是不允许饮酒的。领取工具后,李晓开始对动车组进行最重要的巡检。顶着清晨的寒风,他花了1个小时仔细检查了车内、车下状态,确保各关键部位状态良好,参数正常。

8点左右,D3267动车组出库,驶向几公里外的武汉站,准备迎接旅客。到站后李晓没有片刻休息,他利用这段时间对车内服务设施进行了检查,还仔细查看了动车组外观和车顶受电弓。

9点08分,D3267次正点驶出武汉站,前往880多公里外的福州。法治周末记者在列车上跟着李晓体验了一把巡视工作,“空开旋钮位置正常”“常电电压正常”……每到一节车厢,李晓都会逐个打开配电柜认真查看,用手机拍照传回作业系统,并口述一遍检查结果。口述是他在提醒自己不要漏项,拍照留痕则是武汉动车段去年增设的“规定动作”,今年是第一次在春运期间采用。

洗手间、电茶炉等服务设施,李晓也要逐一查看。走到7号车厢时,李晓发现电茶炉亮起了缺水红灯,他皱了皱眉头,打开机器进行了复位操作。“也许是设备故障,也可能确实缺水了。”李晓告诉记者,他先“重启”下设备,稍后再回来检查一遍。

过去一趟“绿皮车”通常有两名以上列检员,如今像D3267次这种8列编组的动车,随车机械师只有李晓一人,春运期间也是如此。D3267动车组总长201.4米,李晓巡视一遍需要半个小时,人多拥挤时往往要一小时才能走完。

车厢巡视一般两小时一次,由于这趟车中间停站比较密集,当天下午从福州返程的D3268次一直处于满载甚至超载状态,为保障服务设施正常工作,李晓提高了巡查频率。往返近13个小时的路程,记者很少能在兼作休息间的监控室里看到他休息。

“随车机械师都是我们单位的技术精英。”武汉动车段宣传负责人许辉告诉记者,李晓一个人要负责监控动车组技术状态,管理和操作车内设备,处理突发故障,还要承担部分行程组织工作。如果出现异常,往往要在几分钟内完成分析和决断,并立即前往故障点进行排除,这对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求很高。

2017年春运期间,李晓所在的一趟动车在途中撞到了路轨上堆积的石块。“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动车停下来,已经跑出一公里了。”李晓说,距离太远,石头已难以找到,无法帮助判断。顶着车外凛冽的寒风,他钻到车底,按操作规程检查了车头后的两节车厢后,判断不影响正常行驶,便通知指挥中心,让列车继续开行。

身后是坐着好几百乘客的列车,每多停一分钟都会有损失,一个人要很快完成检测并作出判断,“压力很大”,李晓坦言。

李晓的家在距离武汉300多公里的湖北襄阳,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才4个半月,平时家里都是爱人照顾。尽管一个来回就得半天时间,但只要赶上休息,不管多累,李晓都会回趟家。

D3267动车从华中到东南,斜穿中东部地区,路过无数的山川河流,沿途风景美不胜收,但对李晓来说,这却不是家的方向。

“记不清总共有几年(没回家过年)了,至少最近3年都没能回去。”李晓说,按照目前的排班计划,今年除夕应该能回家。“可以吃上年夜饭了。”这位憨实的汉子脸上浮起笑容。

到母亲城市却不能相见的“90后”列车长

 

今年春运中担任D3267/3268次列车长的张佳玉,是一位25岁的湖北赤壁姑娘。这位开朗的“90后”女孩曾有过“理科”梦想,尤其喜欢化学和生物,却误打误撞进了铁路学校,今年已是她的第6次春运。今年在D3267次列车上,她还手把手带起了新乘务员——21岁的河南南阳姑娘张珂。

“动车三两六拐次司机,旅客完毕,请关闭车门。”上午9点06分,张佳玉在对讲机里通知司机。“嘟嘟嘟”几声,D3267次关上车门,从武汉站出发前往福州,车厢里还空着许多座位。张佳玉告诉记者,这条长途线路春运期间单向客流多,节前许多在外工作的人都是从福建一带回南昌、武汉,节后正好反过来。

列车员的工作相对单调枯燥,背后有许多常人看不到的辛苦。一路上往返十几个小时,对张佳玉的采访基本是断断续续的,因为她大多数时间都在来回奔走:站台接车、到站迎接旅客、办理各种交接、车厢巡视、查验车票、广播宣传……还需要不时应对旅客的问询和补票请求。

“睡觉的乘客请收好手机钱包”“衣帽勾上请不要放包”“洗手台前请勿堆放行李”,一路提醒下来,尽管有些挂包乘客面露不悦,但基本都能配合列车长的工作。路过车厢连接处时,张佳玉还会观察门下是否有影响开关车门的物品或垃圾。一天走下来,她的手机计步器上经常都是3万多步。

张佳玉的父亲在老家,母亲近年来都在福州工作,三口之家聚少离多,很难团圆。母亲工作地离福州站很远,虽然她近几个月都跑福州这条线,但母女俩从未碰过面。尽管如此,每当D3267到达福州站,折返前停站的半小时,是让张佳玉感觉离母亲最近的30分钟,即使见不到面,她心里也觉得很温暖。

过去5年春运,张佳玉只在家吃过一次年饭。“今年年三十休息,总算能陪下爸妈了。”一提到能跟父母团聚,姑娘笑意盈盈。

 

“椅上飞”乘警长的传奇往事

 

49岁的魏国强是这趟D3267/3268次列车的乘警长,1993年从警的他,曾经历过25次春运。

在魏国强印象中,当年“绿皮车”的条件跟如今的动车完全是天壤之别,乘客环境也“复杂得多”。尤其是在春运期间,定员118人的车厢往往挤进200多人,超员100%很常见,不少人甚至只能从车窗上下车。且不说反扒工作,连查票都很困难。

46岁的D3267次列车乘务员魏红云,16岁就参加了工作,经历了30次春运的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前辈。她依然清晰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参加春运时,有一次开车前车门口挤满了乘客,身为乘务员的自己都上不了车,小姑娘急得直哭,最后好心的旅客硬生生撑开一点空间,帮她挤了上去,这才没误了岗。

在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党办工作的宋进军,在铁路上工作了20年,也曾是一位老资格的列车长,跑过武汉至北京、成都、宁波、杭州等多条长途“既有线”。

“那个时候,我从离车门两三米的地方挤下车,都得花十几分钟。”向记者讲述花8小时在列车上找一个人的往事时,坐在敞亮动车餐车里的宋进军还能回忆起近20年前的许多细节。

那是1999年的春运,老宋跑北京到武汉的一趟列车,一对到河南驻马店的兄弟俩在北京上车时被挤散了,十三四岁的弟弟身无分文,只好向老宋求助。   老宋说,那个年代既没有配对讲机更没有手机,要穿过水泄不通的车厢去寻找哥哥,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宋只好每到一站就下车,向后面车厢乘务员喊话求援,从北京一直喊到河南漯河,近8个小时后终于让兄弟俩团聚。

魏国强的一次经历更加“传奇”,十几年前春运期间,一辆他担任乘警的“绿皮车”发生群体斗殴,无奈车里塞满了人,无法及时赶到事发车厢。

老魏只好踩着硬座车里的椅背,从乘客们的头顶上“飞”了过去,即便如此,那天还是有人被120急救人员抬走,“要是慢慢挤过去,恐怕要出人命的”。

魏国强回忆说,那时车太挤,人们真的是寸土必争,春运中的打工者很多都是抱团出行,往往一点很小的争执都会被放大,甚至在一片起哄中演变成群殴。

这些年列车环境越来越好,空间充裕设施齐备,乘客间不再动辄剑拔弩张,类似事件老魏已经很多年没遇到了。

记者在回程的D3268次列车上看到,虽然一路上都有不少无座乘客或站或坐在车厢连接处,走道里也堆了很多行李,但秩序井然,有人经过时都会相互避让,在车内穿行并不困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子支付的普及,老魏遇到的贴身掏腰包扒窃越来越少,但这不等于天下无贼。老魏告诉记者,各种“拎包盗窃”已成为列车上的新兴作案手法,手机也成为最常见的丢失物。

一路上,记者在列车上多次遇到老魏在车厢或广播里提醒乘客,注意行李架上的贵重物品,睡觉时要小心钱包和手机。

夜色渐浓,晚上9点30分,回程列车距离终点站武汉只有不到1小时路程。魏国强站起身,开始最后一轮巡逻。“越接近终点站,越要小心。”老魏边走边对记者说。

9点40分左右,到最前面的1号车厢时,乘务员魏红云交给魏国强一个红色女包,告诉他这是保洁员刚在洗手间里捡到的。

魏国强打开一看,包里有不少现金,还有银行卡,但没找到身份证件或名片。他只好通知列车长广播寻找失主,准备把挎包带回餐车等候消息。

路过2号车厢时,一位正在吃泡面的中年女士一把拽住魏国强,喊道:“我的包!”老魏反问道,“怎么证明这是你的?”接着将她和女包带回餐车仔细询问。

原来,这位来自湖北崇阳的甘女士从福建三明北站上车,准备去武汉,随身挎包里带了不少现金,在车上寸步不离,不想快到站了却遗忘在洗手间里。经过清点,包内共有人民币1.1万元。核实身份后,魏国强将款物交还给甘女士,嘱咐她今后一定要注意。

 

归来

 

2月4日,立春,晚10点22分,从福州归来的D3268次列车准时停靠在武汉站,归心似箭的旅客们匆匆离去。

为了春运列车的安全稳定,早出晚归的李晓必须再次确认动车组技术状态,并与地勤机械师进行交接,等到休息时已是深夜。武汉西北300多公里外的家中,准备过年的家人也在期待他的归来。

靠站前,张佳玉还在仔细填写自己的工作日志。带着对除夕与父母团聚的期盼,这位“90后”列车长稍作休息,即将在下一个工作日,继续迎接更多渴望团圆的旅客们。

在魏国强眼里,在车上为挎包钱款寻找失主的事情虽有偶然因素,但并不少见。随着春运高峰的即将到来,更重的担子在不远处等着他来扛起。

只是对这位经历了20多年春运的乘警来说,需要踩着椅背“飞越”乘客去“处突”的经历,或许一去不复返了。


深圳新安劳务外包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2 06:40:12
  观兰(澜)镇松元向西新围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南湖劳务派遣  12333 我市召开考 全市人力资 我局顺利完 2012年 市家协召开 郑州市网络 郑州市人力 郑州市社会 扎实开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