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区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19年02月24日450未知admin


      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8月4日上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内蒙古自治区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通报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在***、***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内蒙古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不断前进,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社会建设实现历史性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坚决同***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在内蒙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内蒙古走过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落实******考察内蒙古***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保持高度一致。祖国北疆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
      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于2012年突破1万美元,2016年达到74069元,居全国第六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自治区成立之初的71.1∶11.3∶17.6演进8.8∶48.7∶42.5,实现了由农牧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粮食总产量达到556亿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区之一。畜牧业从过去的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发展为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36亿头只,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农牧业产业化较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0.9%,具有原产地保护和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的农畜产品1800多个,有机食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2016年,原煤、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能产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稀土新材料、云计算、单晶硅等产业规模全国第一,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品牌享誉国内外。
      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在保持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较快增长的同时,推动旅游、金融保险、信息通信、居民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2016年旅游总收入为2714.7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促进呼包鄂地区协同发展、东部盟市跨越发展,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启动和林格尔新区建设,加快打造内蒙古改革开放先行区和经济发展增长极。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铁路、公路、航空、市政、水利、能源、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日益健全。2016年,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9.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53公里、一级公路6682公里,均居全国前列。民用机场24个,居全国前列。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37万公里,居全国首位。呼张客专内蒙古段投入运营,开启了内蒙古的“高铁时代”。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较早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区实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和草牧场有偿使用制度,极大促进了农村牧区生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在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水权交易、足球改革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成对外开放口岸18个,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17.01亿美元,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突破千亿元,形成了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着力加强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地方人大工作完善发展,建立健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的制度机制,努力提高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服务保障水平。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健全完善参政议政成果采纳落实机制,充分发挥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作用。积极促进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充分凝聚了建设内蒙古的智慧和力量。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城市基层民主建设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切实保障了城乡居民民主权利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着力推进依法治区。注重衔接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持续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积极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目前共制定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181件,批准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171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族地区法规规章体系。 
      着力维护民族团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民族文化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涌现了牛玉儒、卢玉宝、吉日嘎拉和廷·巴特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把每年的9月6日确定为自治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十一五”以来有200多部少数民族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实施了草原(农家)书屋等八项文化惠民工程,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盟市级群艺馆、旗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苏木乡镇文化站覆盖率均达到100%,嘎查村文化室覆盖率达到96%,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2016年,全区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2%,比1980年分别提高了45.9和96.3个百分点。 
      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近年来,先后有多部文艺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一批作品荣获“华表奖”、“飞天奖”、“星光奖”等全国大奖,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元上都遗址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各具特色的文化企业不断涌现,以民族文艺演出、草原文化旅游、广播影视作品等为主体,以“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 
      自治区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各族群众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32975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1元增加到11609元。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增收,“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34万人。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社会保障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举全区之力推进扶贫开发,仅“十二五”期间就有178万农牧民摆脱了贫困,2016年又有24.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区贫困人口减至55.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4.1%。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自治区成立之前,全区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没有1所大学,各类在校生总数不足总人口的3%。到2016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3所,在校大学生43.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11.4万人。 
      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大力实施百姓安居工程,仅“十二五”期间就为220万户城乡困难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2016年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2平方米和27.4平方米,分别是1990年的3.6倍和2.3倍。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16年,拥有国家级高新区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基地9个、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0个,大型乳业、羊绒、稀土加工工艺世界领先,煤化工、氯碱化工、天然气化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医疗卫生全面进步。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2.4万个,每千人口拥有病床5.5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63人,全区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5.8岁。 
      体育事业蓬勃兴起。全民健身活动场所覆盖了86%的旗县、87%的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平安内蒙古建设持续加强。不断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公共安全监管,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绿色作为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把生态作为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着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相继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经过多年努力,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达到“双提高”,荒漠化和沙漠化面积得到“双减少”。森林面积由自治区成立初期的1.37亿亩增加到3.73亿亩、覆盖率达到21%,草原总面积达到13.2亿亩、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 
      不断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切实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2016年,全区12个盟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达到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启动实施了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生态红线划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多项改革,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有力推进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优秀干部,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约占干部总数的3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79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746人,移送司法机关496人。持续加强和改进作风,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配套规定为切入点,严格规范和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雷厉风行、立决立行的作风,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同志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同志负责,在全区上下营造撸起袖子加油干、万众一心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深圳莲塘哪个劳务派遣公司不黑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4 08:33:43
  南山区北环路龙井高发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沙头角劳务外包  民族时报: 中国青年报 云南经济日 云南信息报 文汇报:雲 云岭先锋网 云岭先锋网 央广网:云 春城晚报: 云南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