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彩笺书鸳盟结传统文化“良缘” 上海8位书法名家为8对新人现场手写纪念婚书

2019年02月22日45未知admin


上海8位书法名家为8对新人现场手写纪念婚书

  “人海茫茫,相遇是缘;银汉迢迢,相约有道。两情若是亲近,千山万水难阻扰……”上视新闻主播、“侧耳”创始人印海蓉的深情朗诵,把人们的思绪带入七夕的浪漫中。这是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诗人赵丽宏创作的《七夕赋》。昨天是农历七月初七,“相约七夕甜爱一生”上海书法名家书写结婚纪念证书活动在海派文化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8位书法家现场为8对新人手写纪念婚书,由篆刻家韩天衡刻章盖印“百年好合”。本次活动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虹口区委宣传部主办,在祝福新人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书法艺术服务大众的渠道和手段。

  字里行间饱含美好祝愿

  步入海派文化中心会场,浓浓的喜庆气氛扑面而来,灯笼、花轿、大红喜字……设计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元素。上海书协名誉主席周慧珺书写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条幅作品和韩天衡“百年好合”篆刻印屏分布舞台左右两侧立柱。由上海书协主席周志高书写的书法长卷《七夕赋》,也在台上缓缓拉开。

  经过网络报名方式参与活动的8对新人身穿中式服装。为新人们现场手写婚书的书法家均是上海书坛的小楷名家,包括刘小晴、戴小京、黄仲达、杨耀杨、赵伟平、陆维中、张正宜、余军等。为了配合现场的古典氛围,不少书法家也穿上中式服装,在精心设计的宣纸上写下“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偕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此证”。字里行间饱含着传统文人雅趣以及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我一边写,一边还在默默念叨祝两位新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8位书法家中唯一的女性书法家张正宜笑着说。首对拿到婚书的新人——新郎是一名虹口区上海基地的军官,新娘则是一位教师,两人婚后聚少离多,这份婚书将成为他们的相思凭证。

  “书法一直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在圆珠笔、水彩笔这种舶来品引入以前,我们的先人写信、记笔记、考试、典籍的誊抄都是用毛笔书写,所以这次活动是传统书法的回归。”上海书协秘书长潘善助介绍,现场使用的婚书分为证书和卷轴两种,婚书里面的内容参照民国时结婚证书的写法,体现了传统文化之美,“对新人而言,收获的不仅是一份结婚纪念证书,还有文化的浸润。”

  书法艺术融入百姓生活

  除了传统书法实用价值的回归,还有书写婚书民俗的回归。根据民俗专家的考证,真正意义上的结婚证书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受西方法律制度影响,当时有一批比较新潮的年轻人到店铺买一批空白证书,在上面写结婚双方的名字、年龄、籍贯,以及主婚人、证婚人的名字。网上广为流传的“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就是民国时期的流行婚书文本之一。

  “早在2009年,中国书法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3年,七夕又被***列为首批中国的非遗目录。今天正是两个‘非遗’位居一堂的见证。”市文联党组书记尤存表示,希望这一书法家为大众写婚书的活动能形成长效机制。除了结婚证书外,由书法家书写学位证书等也可以进行尝试,“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传承,关键是做到老百姓喜闻乐见。”


深圳坂田劳务外包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8:55:41
  坪地镇坪东村富地岗第二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清水河劳务外包  王景武就基 市级重点项 博野县11 峰峰征拆工 两名潜逃多 承德市整治 桥西区民政 北戴河湿地 沧县木板大 沧县政府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