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省法院驻丰宁辛营村扶贫工作队帮扶纪实

2019年02月18日91未知admin


辛营村地处丰宁满族自治县白翅沟山区,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共367户1019人,原有贫困户191户483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一季玉米和外出务工,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1650元,是河北省20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和集体收入,产业基础差、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是辛营村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问题。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2016年2月入驻辛营村以来,与村两委班子一道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统筹发挥“输血”与“造血”功能,坚持党建扶贫、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教育扶贫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精准扶贫之路。通过两年来的精准帮扶,无论是农业产业规模还是集体收入积累,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村风民俗,无论是基层组织的职能发挥还是党员干部的工作状态,无论是致富带头人的创业激情还是普通百姓的致富心气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400多万元的产业资金投入,600多万元的基础设施投入;365亩新建果蔬冷棚,191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分红,带来200余万元的务工收益,实现30余万元的集体积累……一系列的变化让辛营百姓应接不暇。目前,全村贫困户还有126户335人,贫困发生率从49%下降至33%,贫困人口年均收入大幅提升,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党建、聚民心,激活脱贫致富内驱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工作队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以党建促脱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作队坚持扶贫先扶志,向根深蒂固的“等靠要”思想开刀,促进村民思想从“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

——通过支部共建,增强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面对辛营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后进状况,工作队协调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法院行政庭党支部、承德隆基泰和公司党支部与村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借力两个共建支部的理论和资金优势,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实现支部软硬件双提升,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共建促脱贫的新路径。工作队坚持党建活动规范化、经常化,规范了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认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通过“亮身份、做表率”,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住了党员队伍建设,就抓住了村庄“关键少数”,就抓住了龙头。工作队开展“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授牌活动,把普通党员的身份亮出来,把党员的标杆立起来。动员、吸引在外党员返乡创业,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带富作用,积极打造“不走的工作队”。

——扶贫先扶志,解决“等靠要”思想顽疾。工作队开创“走村串户吃碰饭、开门接待听意见”工作模式,驻村第一时间摸实情、访真贫,走访辛营全部191户贫困户。在拉近与村民距离、赢得村民的信任的基础上,通过致富带头人、返乡能人的现身说法、组织村民外出观摩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农业产业,沉寂已久的辛营百姓逐渐开始觉醒,广大村民的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得以迸发,为村里发展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

抓产业、强集体,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

工作队驻村伊始,辛营村既没有农业产业,也没有集体收入,村民年复一年在没有灌溉设施的山坡地上种植一季玉米,如果扣除人工成本,每年基本是零利润甚至赔钱。村集体账上没有一分钱,还有不少陈年旧账。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工作队提出必须迅速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实行规模化经营,确保实现农民增收,确保实现集体经济积累。

——从无到有,2016年辛营村农业产业开始起步。根据县乡产业布局要求,结合辛营村的实际条件和村民意愿,工作队确定了发展果蔬冷棚的项目。工作队第一时间协调架电、打井和扶贫资金的落实,赶在农时之前投资210万元建成了206亩果蔬大棚种植硬果西红柿。该项目采取“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经营160亩,村集体经营46亩,158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一举实现了辛营村农业产业和集体收入两个“零”的突破。该项目通过土地流转,70户村民受益,每天还吸纳30-40名务工人员。入股合作社的158户贫困户每年可稳定分红500元,占全村贫困户的80%以上。同时,村集体历史性的实现了8万元的集体收益。

——从有到优,2017年辛营村农业产业提档升级。2017年工作队协调争取了产业发展基金200万元,村集体建设果蔬大棚150亩,采取出租经营的模式确保了集体收入的持续增加,该150亩大棚种植网纹瓜,全部通过订单销售,实现了经营零风险。33户贫困户入股该150亩项目,至此,辛营村全部191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原有的206亩项目,改进西红柿品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实现了大丰收和高收益。两年来,356亩果蔬大棚收益突破600万元,村集体的集体积累超过30万元。

——全面开花,三大主导产业确保全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在果蔬大棚的带动下,辛营村传统的养殖业不断壮大,4个养殖牛、羊、猪、鸡的专业合作社也投身扶贫事业,主动带动贫困户,辛营村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一样可以挣高薪。工作队为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收入,谋划了鸵鸟养殖的项目,贫困户每户2只鸵鸟集中养殖,扣除饲养成本,保守每年有1500元的利润,真正解决了贫困户增收的精准度。另外,辛营村500千瓦的光伏电站,直接带动72户贫困户,确保了无劳动能力人员的稳定增收。果蔬种植业+饲养业+光伏三大主导产业,不仅全覆盖了贫困户带来分红收益,更让贫困户在本村务工实现了200多万元的收入,辛营村产业兴旺的局面基本形成。

抓基础、变村容,建设美丽乡村促繁荣

基础设施薄弱,不仅制约着农村发展的“后劲”,更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难题。工作队坚持“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作为辛营村脱贫攻坚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工作队积极与电力、农业、财政、交通、水务、医疗等单位沟通,协调各项资金600多万元,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改造,破旧不堪的山村已经蜕变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辛营百姓的集体荣誉感迅猛提升。

——通过整饬村容村貌,解决“脏乱差”的问题。在工作队带领下,拆除残墙断壁2000延米,清运垃圾8000方,新建院墙2000延米,新建门楼40个,粉刷墙面10000余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新种树木200棵,新建绿化带500米,安装了村标和巷标,实现了美化、绿化和亮化。2017年,与村两委办公楼一起,修建了1800平米的村民广场,村民有了娱乐活动的场所,广场舞的队伍不断壮大,秧歌队和锣鼓队也重新组建了起来。

——通过改善交通状况,解决“行路难”的问题。2017年工作队协调交通局新修通往三岔口、二道梁两个自然村的村间公路5.1公里,结束了自然村之间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村内巷道8000平米,实现全村水泥路面户户通;出资20万元,为全村公路旁2米深的排水沟搭建水泥盖板,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通过改造水利设施,解决“用水难”的问题。辛营村主村和三岔口两个自然村没有自来水,村民饮水卫生条件难以保障,工作队协调水务部门,利用两年时间修建主管道8000余米,实现了两个自然村自来水入户,村民正式告别了用瓮储水、用瓢舀水的时代。

——通过资助实施外墙保温工程,解决“过冬难”的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工作队坚持“不搞形象工程让村民享受更多实惠”的原则,针对辛营村地处高寒地区冬季冰冻期长的特点,工作队提出为每户补贴一半费用实施外墙保温工程,不仅统一了全村墙体颜色,更提高了冬季室内温度,节省了更多能源。

抓长远、补短板,开启脱贫攻坚新征程

辛营村之所以成为深度贫困村,有其现实原因更有其历史原因,拔掉穷根、治好穷病不可能一蹴而就,工作队坚持用科学规划引领精准扶贫,坚持“扶贫必扶智,扶智靠教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另外,工作队力推电商扶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辛营村的后续发展指明方向。

——制定辛营振兴规划,引领全村走好小康路。工作队在辛营村原有的五年脱贫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两年来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特别是把握住乡政府搬迁到辛营村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完善规范调整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绘制脱贫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产业发展上不断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特色效益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提升农业的综合附加值,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成山体公园和水域公园,提高医疗、养老和文化水平,提升美丽乡村品位。

——关注教育事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工作队联系省教育基金会和爱心企业连续两年为辛营小学捐赠了价值3万余元的校服、文化用品和体育器材;工作队为辛营小学援建了图书室,配备了电脑和5000余册儿童图书并开通互联网;工作队还利用网络众筹的方式,为辛营小学修建多媒体教室筹款2万元。二是设立辛营村教育基金。工作队整合社会捐赠款项,与爱心人士签订定三年期向资助协议,资助贫困学生和新考取大学的学生,2017年资助学生13人,三年内每年资助2000元。三是丰富活动形式,开拓山区孩子视野。工作队通过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给同学们讲授中华传统美德和安全知识,通过开展城乡学生联谊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参加“芝麻开门读书会”并与来自北京、石家庄、承德等地的小会员互交笔友,携伴成长。

——加强村民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工作队通过开展农家讲堂、组织村民代表参观学习等形式,努力提升村民农业技能和专业技术,积极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工作队因势利导组织劳务输出,目前组织三期90余人参加的劳务技能培训和一期外海务工招聘活动,提高务工技能、提供高薪岗位、增加务工收入,真正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脱贫”。

——发展电商扶贫,运用互联网思维与世界接轨。辛营村占地1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野生蘑菇、榛子、杏仁都是纯天然的山珍,农家蜂蜜、五谷杂粮也都是无公害的地道好食材,然而闭塞的环境使得这些好商品买不上价格,驻村工作队2016年以村民名义开通淘宝网店,2017年又开通微店,代销村民农产品,销售价格能翻一番,2年来,网店销售总额突破8万元。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更给村民带来了头脑上的风暴,在工作队的带动下,辛营村已经有了三家电商平台,辛营村的电子商务可谓方兴未艾。

抓民生、赢民心,演绎精准帮扶鱼水情

工作队扶贫过程中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各项帮扶工作做细做实。两年来,一系列的为民举措让辛营的百姓感受到了工作队的温度。

——谋民生之利。一是凝聚社会合力,实施爱心捐助。工作队协调全国红十字会以及海外联谊会,资助20余万元为辛营村援建村卫生站一处;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辛营村捐助30余万元的资金和物资。二是开展义诊赠药活动,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工作队协调承德市第三医院、承德市红十字会在辛营村开展义诊活动,并赠送价值万余元的常用药品。三是发挥职业优势,推动农村法治建设。工作队开设农民法律讲堂,组织两次普法宣传活动,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800多份,赠送法律图书500册,接待法律咨询、调处矛盾纠纷近百件。四是广泛开展慰问走访活动。工作队建立春节、中秋、七一、重阳等重要节日慰问制度,两年来工作队慰问贫困户、五保户、老党员、军烈属等80余户,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价值5万余元,去年春节前夕为全村百姓印制了3000套“福”字和楹联。

——解民生之忧。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饮水难、出行难、过冬难”的三大难题。二是合理确定低保户,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在今年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工作队根据本村实际,在不突破国家政策红线的原则下重点考虑年龄、重病和实际生活状况,实施分户实保,赢得了村民的称赞,“法院工作队的评定就是公正,我们心服口服”。三是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为因交通事故得不到赔偿的贫困户蔡文玉申请司法救助3万元,解决二次手术资金问题;为身患癌症的贫困户姜树海通过淘宝网店代销蜂蜜,实现销售价格翻番;为身体和智力双重残疾的五保户王义国申请省残联救助款项;为贫困户黄瑞枝配备助听器,为贫困户蔡占明联系省医院专家,不一而足。

——扎根基层、融入基层,与辛营百姓心连心。两年来,工作队吃住在村,重大节假日都在村里度过,防火、防汛、防疫期间始终战斗在一线,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工作队像串亲戚一样走访贫困户,乡亲们也隔三差五的给工作队送菜送饭,工作队不仅是辛营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更成了地地道道的辛营人。工作队除正常走访贫困户之外,坚持三个“必须”赢得百姓的信任和称赞,即:80岁以上老人必须看望,村内红白事必须到场,村民大病住院必须探视。工作队还通过组织冬季趣味运动会、五好家庭评比、为村民拍摄全家福等活动,不断增强村民凝聚力和荣誉感。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驻辛营村工作队扶贫中坚持工作创新,创造了微信公众号扶贫、电商扶贫、支部共建促脱贫、派出单位支部结对帮扶等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由于业绩突出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精准脱贫先进驻村工作队”。面对荣誉,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哲说:“没有什么荣誉比赢得民心更珍贵、更持久,金杯银杯换不来群众的口碑”,80多岁的贫困户徐田清为工作队编写了快板《十赞法院工作队》,歌颂省法院驻村工作队给辛营村带来的变化,一段新时代的鱼水深情正在齐心奔小康的辛营村演绎着。



深圳东门人力资源市场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2 11:25:28
  深圳东晓招聘中介深圳华强北劳务中介  何平调研财 铜川市积极 市就业局组 7315户 张家口桥东 李刚赴长三 全市返乡创 铜川市着力 张家口崇礼 冯键深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