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麻辣财经:保险“开门红”促销,消费者小心被误导!

2019年02月21日265未知admin

近日,麻辣姐的朋友邱先生咨询:工商银行在代销一款5年期的储蓄型保险,“说是享受‘开门红’政策,年收益4.2%。我觉得比银行存款合适,买不买?”他说,最近找他推销保险的特别多,有一些承诺的收益还特别高,确实让人动心。

岁末年初,正是保险公司“开门红,冲业绩”的时段,保险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

什么是“开门红”?每年12到次年3月底,保险公司都开展促销,不仅给客户一些优惠,对代理人的激励政策也较平时分量更足。有些公司,甚至从头年10月底就开始备战,“双12”发布次年上市新品,年底总结大会与“开门红”誓师大会合并召开。

“开门红”有多红?业内人士透露,期间的保费收入有可能占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一半以上甚至更多,各家保险公司都不敢懈怠,“全力冲刺”。

不过今年保险行业的“开门红”压力不小。不仅专业人士预警,业务结构调整或造成“开门红”同比负增长,保监会也警示消费者小心在此期间遭遇营销误导。

保险盯住“年终奖”,跟银行抢储蓄

保险这个“开门红”促销,是咋来的?

“岁末年初,老百姓手里有闲钱儿,比如年终奖啊、双薪啊,很多农民工干了一年活,年底一次性发薪。保险业集中在每年一季度冲业绩,说白了就是跟银行抢储蓄。”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介绍,河南、山东、四川等人口大省,虽然地方经济没有京津、江浙等地发达,居民人均收入并不抢眼,但当地一些保险机构的趸缴业务,几天内就能上十几、几十亿元,“就是因为年底拿钱回家的人多了。”

业内人士介绍,“开门红”的保费收入,在保险公司全年保费中占一半以上。

消费者为啥青睐“开门红”?除了手头宽裕,多年来“开门红”销售的产品以中短期高现价理财型保险产品为主。如果趸缴,保单收益在各类寿险中几乎是最高的。“不光是理财属性突出,很多公司为了促销还送意外险、送礼物。”朱铭来说。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铆足了劲投入“开门红”战役,调整激励措施激发代理人“冲刺”。“保监会规定,个人寿险保单支付的直接佣金标准,趸缴保费的直接佣金占保费的比例不得超过4%。期缴保费的直接佣金总额占保费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5%。这个‘提成’看起来不高,但是公司会给表现突出的网点和个人奖励,有的还会组织出国。”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达不成指标的团队和负责人,保险公司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降职、扣绩效。

不过,2016年以来的“监管风暴”,让“开门红”失色不少。

2016年1月,倚仗“快速返现金分红+万能账户”,寿险业的战果红得发紫,寿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3.35%。保费增幅超过70%的公司有10家,安邦、幸福人寿等实现保费同比增幅超过400%,天安人寿超过1000%!

不过,2016年年中开始,保监会从产品端约束保险资金投资行为,发文严格控制中短期产品规模,导致2017年1月的“开门红”成色略降,当月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8.49%。

2017年保险业“监管风暴”升级,保监会颁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并于2017年10月1日的正式实施。新规明确,两全保险产品、年金保险产品,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

“现在的新监管规定,等于把一些保险产品由‘短期投资品’变成了‘长期储蓄’,这样一来,保单长期年收益为4%左右,虽然比活期存款强,但跟其他短期理财产品比,优势并不明显,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衰减。”朱铭来说。

有媒体统计,不少保险公司“开门红”保费收入出现下滑,同比负增长最大的为50%。“很多保险公司担心未来监管政策继续收紧,在今年的‘开门红’上投入较大。但目前看效果并不想。”朱铭来说,事实上“开门红”产品大多承诺的较高收益,使保险公司投资面临较大压力,并不利于保险公司稳健发展。现在保险业倡导保险姓保、回归保障,还是要把目光锁定在发展长期期缴业务上,稳健经营,不贪恋‘开门红’这种大起大落的刺激打法。

对“开门红”的营销误导,保监会多管齐下

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保监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的通知》,将销售乱象、渠道乱象、产品乱象和非法经营列为整治重点。

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这几类问题: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将保险产品混同为银行存款或理财产品进行销售、“存单变保单”;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通过短信、微信、朋友圈等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销售误导,通过歪曲监管政策、炒作产品停售等方式进行产品促销;保险中介机构特别是银邮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误导保险消费者,以及在客户投诉、退保等事件发生时消极处理、拖延推诿等问题。

1月3日,针对“开门红”期间险企竞争激烈,保险代理人的误导行为增多的问题,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也发布消费警示:谨防“开门红”保险销售风险。

保监会消保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为冲业绩,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名目,吊消费者胃口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理,诱导其冲动购买“开门红”产品。

为获公司高额奖励,有的销售人员利用活动期间的产品销售政策夸大宣传,违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比如在介绍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

保监会提示:分红保险未来红利分配水平是不确定的;投资连结保险未来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亏损;万能保险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可能要收取初始费用、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手续费、退保费等费用,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总之,购买保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不要盲目跟风,不落在合同上的承诺,都不算数。”这位负责人说。

“我有一款新华人寿的长期寿险刚到期,就有代理人来电,说是要补偿给我一大笔红利,但是需要转成其他类险种……说得太玄乎,没敢投。”有消费者反映,“开门红”期间,有代理人游说客户“转投”。

“这是明显的骗局,请消费者不要上当。”保监会消保局有关负责人说,骗行的基本操作手法为:骗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打通消费者电话后,称保险消费者持有的保险产品收益较低,并以“客户售后服务”“保单收益升级补偿”“赠送礼品”等名义推荐高收益、有补贴的“理财产品”,劝说消费者退保并转购“理财产品”。 

 这位负责人提醒消费者:非正常退保会让消费者直接蒙受资金损失,而所谓的“理财产品”涉嫌非法集资,投资风险巨大。金融消费过程中,不要轻信高息承诺,不要被礼品以及“先返息”等诱骗,不要与销售人员以个人名义签订投资理财协议。如遇可疑邀约,消费者可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客服电话等正式渠道查人员身份、查产品真伪;一旦遭遇“退保理财”骗局,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不过,这些骗局的发生,说明投保者的个人信息被保险机构泄露出去了。”朱铭来强调,保险机构要强化消费者信息安全管理,不能保单到期了就撒手不管。(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曲哲涵)

责编:陈婉昭、


黄贝劳务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9 01:22:20
  龙岗区南联刘屋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黄贝临时工派遣  我市大学生 我市召开唐 衡水市武邑 衡水市冀州 今年春运预 住宅项目配 新一批农业 批发市场变 市妇联荣获 高新区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