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春节的味道

健康频道 2019年02月18日374未知admin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首童谣可不止是唱腊八,后面说的全是过年要忙活的,“小孩小孩你别馋,爸妈忙把年货办。又买糖,又买糕,年糕发糕萝卜糕。做香肠、腌腊肉,风鸡板鸭看了口水流!”过年,维系着中国人团圆的情感,而年货则是所有中国人对自己辛苦一年的犒赏。
  你家年货办得咋样啦?
   “年货办齐了吗?”小年过后,中国人打招呼都变成了这样一句话。这几天,大家都在大采购,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送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统称为“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置办年货是中国百姓家在春节前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对春节文化有较深研究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春认为,年货,堪称过年系列仪式中最重要的“道具”。
  年货和春节历史一样长
   “年货和春节的历史一样长。”张志春说,“《京都风俗志》里面写道:‘十五日以后,市中卖年货者,星罗棋布。’展示了清朝时代卖年货的盛大景象。”从历史上看,春节形成于汉朝,过年期间最必不可少的年货——爆竹就是这个时期盛行于民间。到了唐和五代时期,爆竹依然好玩,宋代依旧流行,像王安石就写出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过,真正的大场面是唐代的年夜饭“岁宴”,必不可少的节物有屠苏酒。敦煌文书中所记录的节候赏物,就有“岁日赏屠苏酒、五辛盘、假花果,胶牙饧”。
   屠苏酒与王安石所说的屠苏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屠苏本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因为是在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
   到了两宋时期,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达到了顶峰,在宋朝过年,需要购买的年货更是花样繁多。《武林旧事》第三卷有一节《岁晚节物》,罗列了一大堆年货清单: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帖、天行贴儿、金彩、缕花、幡胜、馈岁盘盒……等等几十种。
   到了清朝和近代,过年之前有专门的集市,叫做“年集”。孙犁《画的梦》中写道:“年集就是新年之前的集市。赶年集和赶庙会,是童年时代最令人兴奋的事。”这种兴奋的感觉,想必现在的孩子都无法体会了。
  年货是中国人特殊的生活犒赏
   看起来简单的办年货,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人上千年来消费行为中的一种精神运动和寄托。在民俗专家张志春看来,年货是为过年仪式化的一种复杂的准备,这其中,有中国人特有的享受方式。
   在过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年货是一桌难得吃上一顿的好饭菜;年货是试穿很久终于买到手的新衣服;年货是小孩子口袋里红红绿绿的水果糖;年货是老奶奶一直舍不得买的小毡帽……张志春在这里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按照传统中国人的性格,我们平时很节俭,但到了春节就可以很‘富裕’地去过它,平时饭食普通,到了春节就要吃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这是我们对过去一年辛苦生活的一种犒赏,年货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奖品。”
   此外,年货也有着更为复杂的含义,“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是过年最核心的几天,在古代,这是我们在家庭中营造出的神圣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天、地、人、神共居,人也可以在这特殊的时间里活得像神仙一样自在。而这一切都需要一种物质的材料作为载体,而年货就是充当了这个材料和载体,成为过年若干仪式中的道具”。
  消费时代年货没有边界
   按照年货的演变和发展,在近代成为中国文化、政治中心的北京,年货种类之多在当时自然是其他各地都比不了的。满人、北方人学苏杭人的饮食起居,汉人学满人的礼数、官派,这就从各个方面混合成复杂的年货。张志春认为,现今年货的地域独一性渐渐少了,“比如北方,西安和北京的年货差别就不大,能体现出不同的就是年夜饭的口味了。”
   在物质丰富的消费时代,好饭菜随时可以吃,衣服挂满了柜子,糖吃太多开始怕蛀牙了,年货却是不知道买什么了。谈到年货的进化的问题,张志春认为,年货不会消亡,“只要春节传统保持下去,年货的传统就会保持,因为我们依然需要为这个节日准备‘素材’,如何去庆祝、如何去馈赠、如何去社交,都需要材料。”
   而在关中地区,年货也越来越和国际接轨。很多老外也摸清了中国人舍得在过年花钱的脾性。这两天,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年货会上就有老外来卖年货。这些商贩来自巴基斯坦、印度、韩国等国,其中巴基斯坦最多,他们带来的皮草、玉器和首饰居多,“现在是消费时代,不像过去在集上买年货,现在超市、网商都很多,年货的含义也越来越丰富。”张志春说。
   或许,未来,年货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演变出很多的更为新奇的玩意儿,但作为中国人最古老的传统,年货的生命力依然绵长,“年货办得咋样了?”这句亲切的问候,已经超越了物质而转变成一种春节精神的代表。 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西安特色年货清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事物哺育一种文化,各地食物有差异,人的口味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都用食物来表达自己对家乡文化的亲近和认同。年货,集“地方风味”与“年味”、“家味”于一身。广东的腊味、哈尔滨的红肠、南京的盐水鸭、杭州的笋干、成都的灯影牛肉……各地中国人在过年的时候,吃的或许是不一样的食物,但这些食物所负载的却是同样的意义,那就是希望大吉大利,连年有余。西安人过年的餐桌上,会有什么特色年货呢?
   ■蒸碗
   蒸碗简直就是团圆饭本身。尤其对西安娃来说,蒸碗是最熟悉的年味儿。虽然各家蒸碗都不相同,但总少不了这几样:肥而不腻的条子肉,鲜嫩滑爽黄焖鸡,咸香下饭的小酥肉,入口即化的四喜丸子。当热气腾腾的蒸锅掀开,蒸碗的香气飘散满屋,年的味道就来了。
   ■腊牛肉
   腊牛肉并不是只有过年才吃的美食,但是你看看现在西安知名腊牛羊肉店铺门前九拐十八弯的长队就知道,腊牛肉是西安人非常喜欢的年货。招待客人,随便切切就是一道硬菜,干爽结实的口感更适合下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痛快!
   ■烧鸡
   另外一个需要全家人去轮番排队的美食也出自坊上,那就是烧鸡。一只只烧鸡码放得非常“冷静”,并没有一般烤鸡的热乎香气,鸡肉也不见汁水,但也不需要调料蘸汁,鸡皮和鸡肉之间的油完全焙干,金黄色的外皮薄而筋道,鸡肉绵软鲜香,凉吃才是最佳风味。
   ■黄桂稠酒
   西安并不盛产桂花,但是加了桂花的黄桂稠酒的确是西安特产,它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状如牛奶,汁稠醇香,绵甜适口。相传盛唐时期“贵妃醉酒”喝的就是稠酒。稠酒可以冷饮也可以热饮,全家老少都喜欢。
   ■柿子饼
   添掉洁白如雪的糖霜,咬开金黄软绵的果肉,让甜蜜的味道在嘴里弥散……西安娃从小就知道柿子饼是过年最好的小零食。老人们更喜欢用柿子饼当茶点。而在团圆饭中,八宝甜饭中也会有柿子饼,万事如意,事事平安,图个好彩头。
   ■水晶饼
   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口感油多而不腻,糖重而渗甜,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水晶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在关中一带声誉很高,曾与燕窝、银耳、金华火腿齐名。直到现在水晶饼都是西安人过年必买的年货,招待亲戚或者拜年送礼都必不可少。 华商报记者 路洁
  “老西安”讲述办年货
   生于1962年的王建宁是个“老西安”,看到《华商报》的春节文化系列报道之后,他昨日下午特意为华商报记者讲述了有关老西安人过年办年货的流程和用途。
   房间、穿戴都换新
   去市场购买春联、门神、红灯笼、生肖剪纸,狗年买带狗的图案。
   招待客人的时蔬水果包括香蕉、苹果、橘子、桂圆、瓜子、花生、新年糖,一般去超市和水果批发市场就可以买全。这些东西摆在茶几上就很有过年的气氛了。
   购置老人、孩子过新年的新衣服和鞋子,老人穿新衣、新鞋表示身体健康、长寿。
   购置过年的美食
   西安人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置办年货,主要有祭灶的灶糖;做馒头、包子、饺子用的面粉、豆馅;炸麻叶、麻花的芝麻、精炼油;蒸枣花馍用的大红枣;除夕、大年初一包饺子用的饺子馅料;大年三十年夜饭的各种食材。现在一般到超市买半成品,回家再深度加工,八大碗的蒸碗必备。必须要有一道菜是鱼,寓意年年有“余”。
   为节俗礼仪做准备
   老人要给晚辈准备压岁钱,所以准备红包必不可少。
   购买走亲戚拜年的礼品,这个很有讲究,一般是备点心、饮料、水果、糖四样礼。大年初二回娘家,女婿要备四样礼孝敬岳父母。送其他长辈的一般是保健品、点心、烟酒、水果。走亲戚时也要备足礼品和给孩子们的压岁钱。
   正月初五一般在家里招待朋友,准备自己家的特色饭菜。还要吃一顿饺子,表示“破五”,过年的一些禁忌解除,即将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摄影 陈团结  


深圳劳务外包服务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2 09:43:39
  深圳沙井第三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石岩临时工  市领导探望 苏浙皖沪三 上海市职工 全国劳动模 一季度新增 建言献策推 巴巴多斯* 我为城市安 国家统计局 上海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