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高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2019年02月21日346未知admin

脱贫攻坚既是“大战场”,也是“大考场”。2017年,渭南高新区紧扣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一村一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三项核心指标,深入开展“精准管理”大比武。
   渭南高新区发挥区情优势,紧扣基础设施扶贫、创业就业产业扶贫等帮扶措施,深入开展“精准帮扶”大比武;通过健康扶贫,城(棚)改拆迁扶贫等措施,2017年累计落实各类扶贫资金约1200.29万元,受益群众达2.3万人次,贫困发生率由7.03%下降为0.5%。
   如今,高新人在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之中,撸起袖子,戮力同心、攻坚克难,汇聚成砥砺前行的时代力量,举全区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扶志 扶智 扶技” 探索创业就业扶贫路径
   “扶贫先扶志。”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渭南高新区始终把脱贫攻坚当做“第一政治任务、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强力推进“3+8+N”(开展“扶志、扶智、扶技”,围绕八个一批,采取N种帮扶措施),聚焦精准脱贫,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创新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高新区坚持“宽进严出”原则,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对比一公告”的程序,共识别贫困人口893户2999人。结合精准脱贫政策,科学分类、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通过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劳动力创业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城(棚)改拆迁扶贫及社会兜底保障等措施,实施精准扶贫。
   为确保精准扶贫,区内27个工作部门、5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28家区内企业积极投入脱贫攻坚战中,深入田间地头,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确保村不遗户,户不漏人,精准帮扶全覆盖,精准包联全见效。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需扶技。打赢脱贫攻坚战,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尤为重要。高新区树立劳动脱贫理念,增强贫困户技术能力,培养群众创富本领,提高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突破“能力贫困”,让贫困户“富口袋”同时“富脑袋”,拔掉贫困户思想上穷根,扶起观念、信心、技能,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65户192人通过扶志、扶智、扶技走上脱贫路。
  镜头一
  帮扶干部想法子 为贫困群众找路子
   在高新区良田街道良田村贫困户郝东善家中,良田村第一书记黄婷是郝东善家中的常客,与郝东善一家聊天、谈心,了解一家人近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黄婷来说是她的工作所在。黄婷介绍,郝东善今年已经67岁,与郝东善相依为命的儿子,又患有精神疾病,外加缺少劳动力,无固定经济收入,生活很是困难。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她心里就时刻记挂着这对父子俩,时常来家中探望,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为让郝东善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减轻他家生活负担。黄婷还为郝东善办理了贫困低保、提供了小额贫困救助,尤其在郝东善的老伴突发脑溢血后,组织全体良田村村民进行了爱心捐款,缓解了郝东善的经济压力。但这一次次的帮扶,随着郝东善老伴的不幸离世,郝东善家又回到原点。
   郝东善的情况让帮扶干部黄婷明白,资金帮扶只能让贫困群众度过一时的难关,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增强贫困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让贫困户脱贫。而眼下,发展产业就是一条好路子。
   “我想从种植业花椒和核桃着手,我们想因地制宜的把这个花椒和核桃发展壮大。”黄婷说,说干就干,绝不拖沓,在她的带领下,良田村种植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全村种植花椒700多亩,种植核桃100余亩。但黄婷认为,规模有了,如果质量和品质提不上去,贫困户的收益也会受影响。在韩城花椒种植基地考察回来后,她向上级部门申请了10万元启动资金,准备在今年冬天,为贫困户的花椒嫁接新品种,一旦花椒挂果,贫困户将会有长期稳定的收入,脱贫也不在是梦想。
   记者了解到,除了种植花椒、核桃外,去年,在黄婷的帮助下,良田村部分贫困户共养殖奶山羊18头,到今年,又增加了40头奶山羊,这让黄婷很受鼓舞。黄婷告诉记者,花椒核桃种植产业和奶山羊养殖产业,已经成为良田村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除了让贫困户脱贫,她还要让良田村有一个新变化。把良田村打造成高新区的后花园,发展一些乡村旅游项,让群众不出户,在家里面,就能把钱赚了,也就解决了一批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产业扶贫是基础,是“造血”的主要手段。高新区为贫困户逐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帮助贫困户选准产业;同时出台《渭南高新区产业扶贫奖补办法》,对贫困户发展核桃、花椒、葡萄等产业每亩给予500元奖补,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能。强力推进“党组织+”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贫困户感受到党政策温暖。创新“支部+企业+贫困户、支部+合作社+党员示范户+贫困户、互联网+”脱贫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截止目前,高新区共发放产业直补资金32.6905万元,惠及贫困户289户。
   还举办高新区贫困人员创业培训班切实提升贫困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安置到天臣新能源、沃特玛新能源等区内重点企业,就近实现考核合格人员就业,实现“培训-技能鉴定-就业-脱贫”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共解决了219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支持15人创业,培训贫困劳动力354人。兑付各类就业创业资金31.38万元。整合区内机关事业单位用人资源,为贫困户提供65名公益专岗和30名公益特岗工作岗位,确保每个贫困户家庭有一人就业。
  健康教育大帮扶 减少因病因学致贫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成为高新区在精准扶贫调研中致贫突出问题,针对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贫困人口比例高的因素,高新区在开通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构建起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保障四重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区党工委、管委会进一步健全完善《渭南高新区关于贫困家庭中精神病患者集中救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渭南高新区关于解决贫困家庭合疗报销后自费部分二次补助办法的实施方案》,大幅度减免贫困户医疗负担,实现“四个百分百”;开展“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行动,为农村贫困人口每人建立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健康卡,实施贫困家庭与乡村医生或街道卫生院医生签约服务,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因病致贫问题。目前,集中救治精神病患者16人,享受医疗救治政策(门诊报销、二次补助)1068人,补助资金68.5万元。
   同时,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雨露计划”、大学生直补等政策,保证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受到应有的教育,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目标。实施教师包联贫困家庭学生,加大对贫困学生各方面资助力度,提高贫困学生综合素质,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目前,落实各类资金258.22万元,受益学生5756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受益194人,落实各类补贴15.91万元。
  镜头二
  上门义诊看病费用全免 多年如一日帮扶贫困生
   近日,在高新区白杨街道白杨村,白杨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为方便贫困户看病就诊,上门走访,开展义诊活动。
   在贫困户何德印家,医务人员们给病人做了仔细检查,并提出了治疗建议。据介绍,结合全区的精准扶贫政策,白杨卫生院开展了上门义诊活动,他们实行党员包联到户的办法,对贫困群众建档立卡,群众看病时出示健康卡,就可以免费就诊。同时,医院还开辟了特色中医诊疗,发挥卫生院的中医优势,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白杨卫生院院长刘欣艳介绍,对贫困户健康扶贫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老年人的体检,慢性病一年四次的随访,还有儿童一些的体检,疫苗卡办理,产前检查,产后随访。后期,医院还将继续加大入户走访看诊,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就医治疗,同时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督。
   贫困户78岁的兰拴劳因病做了手术在家休养,看到卫生院医务人员上门看诊,很是感动,称是政府政策好,精准扶贫让贫困户备受关爱关怀。
   而在高新区良田街道庙北村,贫困大学生张向南一家人的眼里,他们很感激好心人赵文昌的帮助。
   张向南父亲张盈安因罹患小儿麻痹,为四级肢体残疾,母亲周艳莉四级智力残疾,一直以来,一家人的生活非常拮据。张向南甚至一度辍学在家。2006年,高新公安分局局长赵文昌了解到张向南的家庭情况后,决定向张向南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而这一帮就是10年。
   赵文昌介绍,在资助之初,全区民警热情很高,组织了捐款,捐了一万八千块钱,这就是每学期由娃来单位领学费,一直管到上大学。
   除了解决张向南的学费问题,十年里,赵文昌经常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她,高新分局副政委李彩玉经常给她买新衣服,并时常去学校看望她、关心她。今年7月份,张向南就要毕业了,她也将带着高新公安分局的嘱托,走上工作岗位,努力改变家里的生活现状。
   每一个感人的帮扶画面,都是高新人脱贫攻坚路上的缩影。高新区还通过开展金融扶贫。为每户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的贴息贷款,形成扶贫、财政、银行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新型扶贫模式,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的积极作用。
  “民政跟着扶贫走”政府兜底做好脱贫攻坚
   围绕“民政跟着扶贫走,低保围着脱贫转”的总体思路,高新区率先实行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15元。对“建档立卡”暂时无法通过扶贫开发脱贫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行“兜底保障”;将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按程序全部纳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让低保对象同时享受到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积极实施低保、五保兜底,加大医疗和临时救助政策的扶持力度,全力织密织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网”,确保在兜底脱贫工作中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一户不少、一人不落。”
   目前,落实各类兜底资金210.99万元,受益1516人次。其中:农村低保金156.27万元,受益1332人次;农村五保金10.45万元,受益36人次;临时救助金17.9万元,受益93人次;医疗救助金26.37万元,受益55人次。
   高新区还通过引导贫困群众坚决摒弃“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消极思想,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贫困户评星定级活动,着力培育道德守礼、勤劳节俭、敬老孝老的社会新风,努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
   如今,高新区贫困人口由2053户7100人下降为330户1024人,贫困发生率由14.2%下降为2.1%,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552万元,崇业路街道所辖各村和白杨街道红星村脱贫任务已全部完成,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初显。 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通讯员 张盼  


深圳梅沙临时工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14 10:45:04
  深圳公明镇金谷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南湾劳动力市场  中国美丽乡 省旅发委到 北京医疗专 贞丰举办家 晴隆县妇联 州人大常委 晴隆县沙子 晴隆县召开 望谟县第三 邓家富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