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从“白面书生”到“小唐书记”

2019年02月24日132未知admin

    8月上旬的一天,走在村里的小道上,南川区白沙镇千里村村民杨发志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迎面走来,她热情地上前招呼:“小唐书记,你来了呀。我们家的李子熟了,摘点去吃嘛。”

    “小唐书记”名叫唐春建,是南川区纪委派到千里村的“第一书记”,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靠着引进特色产业、建立种植基地、创新配股分红等方法,让千里村逐渐摆脱了贫困。

    尽管千里村已经脱了贫,但唐春建时不时地总爱回来看看。他笑说,每次回来,就像回了“娘家”。

    不过,初到千里村,唐春建可没有那么好运。

    唐春建年纪三十出头,在机关的工作习惯使然,他总是将衣服下摆塞进裤腰里,扎得平平展展,再搭配他白白净净的皮肤,典型一“白面书生”形象。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刚到千里村时,不少村民对他并不待见,有的还给他“冷板凳”坐。

    村里要发展,就得引进项目,唐春建和村支“两委”一道,千方百计引进了业主韦珊发展鳌虾养殖基地,要流转土地120余亩。涉及到土地这一“命根子”,这可不得了。

    “你城头来的,空想派,100多万元投资,万一业主撂挑子,我们土地又挖没得了,怎么办?”刚走访第一户村民王福寿,唐春建就吃了“瘪”,进门一口水没喝上不说,还被劈头盖脸“教训”了一番。唐春建也不恼,原来村民们是怕不稳当。

    找到了症结,第二天,唐春建信心满满地去了,还带去了白纸黑字的流转合同,可仍旧扫兴而归。“没得土地,我吃啥子,用啥子。”这一辈子都是种田为生,王福寿怕少了生活的“营生”。

    第三天,唐春建又来了,从配股分红、务工费、土地流转费……一笔一笔地帮王福寿算账,可这王福寿是村里出了名的“老顽固”,心中仍旧有“坎儿”。

    唐春建也不灰心,第四天,第五天……这一个星期,唐春建都“泡”在了王福寿家里,从起初的解决问题到后面的拉家常,王福寿不仅同意了,还主动当起了唐春建的“说客”。有了王福寿这员“大将”,工作开展得顺利多了,没多久,鱼塘便建起来了,村民们也如期收到了流转费用。

    “这‘白面书生’还有两把刷子。”有了第一笔进账,村民们心里可有底了,越来越配合,还发动三亲六戚引业主。千里村也从零产业发展到如今的600亩核桃、200余亩水产养殖、150余亩茶园、100余亩花椒……

    产业有了起色,唐春建把重心放在了千里村的社会问题上。他发现,千里村外出打工的较多,留守问题比较突出,于是便将切入口放在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上。

    唐春建从贫困户杨发志开始走访。初到杨家,唐春建心中骤然一紧:几块木板、几张破旧的琉璃瓦搭建起摇摇欲坠的房屋,幽暗的灯光、发黄的墙面、屈指可数的几件木头家具和仅有的一个家用电器——电饭煲。

    原来,杨发志女儿儿子很早就在村外成了家,家里就她和老伴儿。70多岁的老伴儿常年卧病在床。家里就靠着杨发志背矿泉水和香烟来卖维持生计,哪儿有钱修房子。

    此后,唐春建的心就没有放下过。除了帮着杨发志一家申请危房和残疾补贴,他每周都会到杨发志家去看看。一个多月后,杨发志家的新房便建起来了,除去补贴,几乎没花什么钱。

    “我们屋头全靠他,小唐书记真是比我儿子还亲。”杨发志说。

    真心总会有回报,也不知道何时起,千里村的人们渐渐忘了“白面书生”,只记得那个用心、用情、用力扶贫的“小唐书记”。


深圳沙河劳务派遣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3 22:35:21
  横岗镇大康大万村奔康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西丽劳务派遣服务  切除隐患确 海港区城管 新华区农业 黔西南州人 册亨大队圆 摘得团体第 青县环保局 我区组织考 贞丰县开展 望谟县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