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40年行囊变迁,你是哪个年代大学生

2019年02月22日154未知admin


    又是一年高校迎新季。对于每位大学新生而言,沉甸甸的行囊承载着父母的惦念、家乡的味道和青春的梦想。那些拖着行囊在校园里穿梭的背影,也成了迎新季里最美的风景线。

    今年适逢恢复高考40年,三湘都市报记者邀请各年代的大学生代表讲述自己关于大学行囊的故事。 

    ■记者 黄京 实习生 陈舒仪 周思悦 毛丹

    【70年代】

    被褥、脸盆、热水瓶

    “恨不得搬个家过来”

    1978年,常德临澧的何纯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提前一个月,他就开始为上大学的行囊做准备。

    “被褥、脸盆、热水瓶、茶杯、饭碗、衣服、书籍……我恨不得搬个家过来。”何纯笑言,当时自己连行李箱都没有,只好分门别类将瓶瓶罐罐都装在几个木箱子里,用绳子绑紧,搬上了火车,然后又扛进了学校。临上火车前,家人还往他的背包里塞了许多干粮,鼓励他好好学习。

    近40年过去,何纯仍对同学们的行囊记忆犹新:“那时候彩虹色的网兜是‘标配’,网兜里必定有三件套——印有‘红双喜’ 的搪瓷脸盆、淡黄色印有牡丹花的床单、磕磕碰碰露出底色的搪瓷茶缸子。”他说,那时候的奢侈品是手表,如果哪个同学戴了块表,一定会被大家认为是“有钱人”。

    【80年代】

    收音机、钢笔、粮票不能缺

    郑景学1985年考入中南民族学院(现中南民族大学)。家里和学校离得很远,崇尚轻装上阵的他拒绝了家人准备的大包小包,只挑了几件衣服。不过,他的行囊里特意装了钢笔、书和收音机。“通讯还不是很发达,必须靠书信往来,所以钢笔不能少。我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和听收音机,所以这两个东西必须随身带。”

    1988年考入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何晓华则对大学行囊里的粮票印象颇深。“虽然学校会发粮票,但必须把户口和粮食关系都迁到学校,怕饿肚子,我带了一个月的粮票。因为考的是本省大学,带地方粮票就可以了。我的很多外省同学带的还是全国粮票呢。”

    【90年代】

    随身听、BP机渐成时尚

    1992年,18岁的何劲松考入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现为上海健康医学院)。他回忆说,大多数同学都很节俭,除了学习用具,也没有再购置其他上大学的物品。不过,他们寝室有一个来自吉林的同学带了一台爱华牌随身听,这是当时最时尚、最奢侈的物品。“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才100多块,一台随身听最少都要两三百元。”

    家住长沙东风路的王宇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为了给她奖励,父母“下血本”买了两件礼物送给她——随身听和BP机。“随身听是用来练英语听力的,BP机主要是方便联络。”王宇说,这两件礼物如今已成了“古董”,也无法使用,但仍然舍不得扔。因为,它们象征着父母给予的爱和属于自己的荣光。

    【00年代】

    一包衣服加一个手机

    2002年,胡青从怀化考到湖南大学时,只带了一包衣服和一个手机。“学校的通知里说了,床上用品全部统一购置,所以床单、被子那些全部都没带。”

    大学寝室里8个人,初入学时,4个人配了手机;一个学期后,每个人都用上了手机。“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是诺基亚,因为怎么摔都摔不烂。”胡青说,因为宿舍里装了座机电话,妈妈临走时还给她买了许多200电话卡,叮嘱她“少打手机,有事就用座机打电话回来”。

    胡青记得,那时候开学时,学校每个超市都有电话卡卖,而且还有折扣。“最便宜的时候,一张有50块钱话费的电话卡只要30元。”

    【10年代】

    必备手机、电脑、平板智能三件套

    正在南京读研的姚露说,自己拉着2个箱子就上了大学,许多生活用品都是入校后才置办的。不过,上大学前,她还是买了智能两件套——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同寝室的姐妹们有的还多了一件——平板电脑。当然,苹果手机、苹果电脑属于奢侈品,大部分同学都舍不得买,“一般会买性价比高的国产品牌”。

    由于寝室和教学楼隔得比较远,姚露进大学后还买了一辆二手单车。她还发现,许多学长学姐都很有经济头脑,会在寝室楼外摆地摊,“你需要的东西都能从他们那里买到”。

    【2017年】

    行李提前寄,空手报到成新潮流

    “00后”段慧佳是今年湖南农业大学的大一新生。虽然家住醴陵,离长沙不远,但是考虑到“大包小包太累人”,她已经将被子、衣服和一些网上买的生活用品提前寄往学校,随身的行李里面只有一些特产、电脑和最近正在学的吉他。“把行李通过物流寄到学校会减轻开学的负担,但是像电脑之类的贵重物品还是怕丢失或损坏,所以就没有寄。”段慧佳告诉记者。

    今年,像段慧佳一样“空手报到”的新生真不少,湖南商学院菜鸟驿站的向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尚未开学,但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都会有七八件行李寄到学校来,基本上都是被子、衣服之类。”长沙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工作人员刘高也透露,8月下旬进入开学季,邮政迎来了派送货物小高峰。“特别是这几天,快递员派送量是平时的2-3倍,绝大部分是被子、衣服之类的大包裹,网购各类开学物品的新生也很多。”

    刘高提醒广大新生,这段时间务必保持手机畅通,以便快递部门能及时地与收件人取得联系并在第一时间送达。对于大额的贵重物品,建议另购投递保险,避免意外损失,同时在备注栏注明“货到后,必须由收件人亲自验货、签收”的字样,以防到货后仅由保安或其他人代签收。

    记者手记

    行囊里的变与不变 

    秋风起,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大学新生也终于在校园里相遇。背着行囊、离开父母、远离家乡,这是青春的样子。跨越40年,从大包小包到“空手报到”,行囊里装载的物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不断在变。到如今,甚至连那个行囊都可以被放下和舍弃。

    但,总有一些是不会变的。比如:或大或小的行囊,总免不了父母拼命往里装,我们却悄悄往外扔;还有,为了背起行囊、开始追梦的这一刻,我们那段奋斗拼搏、不言放弃的青春岁月。

    链接新闻

    长沙高校外卖数据发布

    大学男生更爱点外卖

    树达学院学生最土豪

    本报9月6日讯  开学季来临,点外卖成了不少高校学生的选择。长沙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消费水平如何?大学生最喜欢哪类外卖菜系?今天,饿了么发布了今年1-7月份的高校外卖大数据。数据显示,长沙地区的高校,男生比女生更爱点外卖;长沙理工大学的外卖订单量和交易总量位于长沙各高校榜首;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学生在外卖上最舍得花钱。

    男生更爱点外卖

    对没有条件自己做饭的高校学生来说,点外卖来解决吃饭问题是很平常的事。大数据显示,长沙高校男生女生点外卖的比例是55.9%∶44.1%。从全国来看,除了沈阳等极少数几个城市,长沙、广州、成都等绝大多数城市,高校里的男生都比女生更宅,他们更喜欢通过点外卖来解决吃饭问题。

    在菜系选择方面,简餐是长沙地区高校学子的首选,其次是盖码饭,米粉面馆位列第三。不过,对在郑州、沈阳等北方城市念书的高校学子来说,米粉面馆比盖码饭更受欢迎。

    哪里的学生最土豪

    长沙的各大高校里,外卖订单量最多的是长沙理工大学,长沙医学院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紧随其后,这3家高校也成为订单交易总额最多的高校。从数据可以看出,地理位置偏僻的高校,学生们更喜欢点外卖。

    从消费水平来看,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张公岭校区)的学生是全长沙地区最土豪的,平均每单外卖的消费水平达到42.25元,这一消费水准直追北京、南京、杭州等地的高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师范学院紧随其后,平均每单外卖的消费水平分别是41.37元和38.44元。  ■记者 潘显璇


深圳福永劳务中介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7:23:53
  观兰(澜)镇哈飞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临时工劳务派遣  泗阳县20 开封市用人 市人社局开 泗洪县系列 达州扎实推 关于开展清 宿迁市83 市人社局积 达州深入开 市人社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