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老照片、老钟表、旧粮票……那些家传老物件里的时光留影

2019年02月21日181未知admin

  新华社银川12月29日电(记者任玮)泛黄的老照片、停摆的旧钟表、“电匣子”收音机、斑驳的旧粮票……在宁夏银川市宝湖社区的家风家训馆里,收集展览了居民家中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一些老物件。这些颇具年代感的物品,见证并记录了过去几十年间,大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小到家庭生活、个人命运,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2018年元旦,于淑琴家的老钟表就整整“54岁”了。前不久,于淑琴将一直不舍得扔却又无处安放的老钟表捐给社区,也将一段关于旧时光的回忆寄存。

  “这座钟是1964年元旦时买的,我至今记得那天街坊邻居都来我们家,特别热闹,像有什么喜事似的。”于淑琴说,父亲的工资要养活一家老小,她们全家攒了两年钱才添置了这座钟表。

  在于淑琴和很多“60后”“70后”记忆中,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总是与票证联系在一起。在家风家训馆的展柜里,以粮票为代表的种种票证,多数已经卷边褪色,留下计划经济时代的斑驳痕迹。

  “那个时候,有钱都买不到东西,米面粮油布都是凭票供应,甚至肥皂、灯泡、暖水瓶都得有票才买得到。”居民李月琴说,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更是珍贵无比,谁家能分得一张就跟中奖了一样。

  除了吃穿用度的各种票证之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流行词“三转一响”,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准。“三转”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就是收音机,这四大件是当时一般家庭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

  改革开放后,物资日益丰富,购物的各种票证也相继取消。李月琴家保存至今的最后一本“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见证了统购统销、定量供应时代的结束。

  看到展馆里展出的老物件,有人想起家里有了第一台彩色电视,街坊四邻每晚聚在一起看电视;第一次春运坐火车,在人潮里被父母从车窗塞进去;第一台小霸王游戏机,攒了很久的零花钱才买到;第一次旅游,将飞机上发的纪念品保存很多年……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从每个家庭的生活里,都能看到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缩影。从“三转一响”变成智能家电,从凭票供应变成网购全球,从拨算盘到大数据云计算……这些变化,在新时代对老物件的回忆中更加凸显。

  宝湖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红彩说,今后他们将组织更多青少年到家风家训馆参观,听志愿者讲解老物件及其代表的不同年代的历史,引导青少年树立家国情怀,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劳务派遣企业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9 03:31:53
  深圳沙井镇上南洪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南山最大劳务派遣公司  调查显示: 上海市对口 3月份交通 侨爱家园在 本市政法系 刘翔:志愿 浦东12个 爱,无处不 市消保委家 航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