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统编教材时代到来 语文教育如何“教”与“学”?

2019年02月22日372未知admin

  新华网北京8月30日电  题:统编教材时代到来 语文教育如何“教”与“学”?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杨稳玺 张大川 施雨岑

  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增选古诗文、增加衍生阅读量……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语文教材,将自2017年秋季学期起投入使用,此前义务教育阶段在各地使用的不同版本教材将被逐步取代。新编语文教材出炉引发各界热议,语文教育接下来会如何变化,教师和学生又该如何“教”与“学”?

  新编语文教材出炉引关注

  教育部介绍,根据统编统用、3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针对新编语文教材,因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让大家倍感期待。网民Soleixante说:“读文言,仔细品读才会有一番风味,读诗词,读的是一份寄托;强力支持教育部,作为一名学生,文言文和诗歌不仅是考试的一部分,更应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宁夏银川市民王晓军说:“这绝对是好事!我一直觉得孩子应该多学些古诗文,以前还想着找一个好的课外辅导班,现在省心了。”

  也有部分群众担心统编教材的“良苦用心”是否能真正落地。网民“大能能不是大熊熊”表示,不光学生不爱学文言文,其实我们老师也不太愿意讲文言文,要检查背诵默写翻译等,最难的是讲好多遍的文言知识,有些学生也学不明白。

  黑龙江哈尔滨市民赵琮担心孩子能否接受,他说:“孩子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越来越大,古诗文是好,但也要看孩子能否应付得来。”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李硕豪表示,过去各版教材虽然都是按照大纲编写,但内容不一样、字样不统一,个别教材还存在弱化爱国主义教育及中华文化认同问题,严重地干扰了中小学教育的办学方向。

  他说:“国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根基,站在自身文化认同上去谈今后发展。国人如何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都需要从中小学教育入手,从语文、历史等文科教材入手。”

  统编语文教材究竟有何变化?

  “任何一个母语学科的教学,一定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文化。”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任海宁表示,新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元素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

  同时,新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语文素养”重在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以前的教材普遍都是主题单元,‘双线结合’的编排方式有利于安排必要的语文知识,优化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

  翻开新教材我们发现,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小学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

  同时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友”“信”“和”等传统文化关键词,设计了一系列专题活动。

  新教材在以往语文教学多偏重精读的基础上,引导一线教学重视多种阅读方法,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整本书的阅读等,初中教材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

  此外,为了实现让孩子们在“二年级下学期就可以大致独立阅读”的目标,新教材在小学一年级以“天、地、人、你、我、他”开篇,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推后拼音字母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孩子认字读书的兴趣。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朱之文表示,国家组织专门力量统一编写义务教育三科教材,不是对原来教材编写出版方式的简单调整,而是着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教材还需新教法

  教育专家、教师及部分网民认为,统编教材值得期待,但“新”教材还需“新”教法,教师自身功底要扎实,将教材用好至关重要。同时,教师建议学生及家长对于“新”教材不用“焦虑”,正常辅导孩子即可。

  长期关注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推广和传统文化学习的“约读书房”校长李宗磊表示,原有的语文学科承载的主要是学科功能,是以学科能力为核心诉求,比如听说读写,此次改革从形式上看是古诗词、文言文等部分增加,其实是对语文学科的外延有了新的界定。

  “新”教材还需“新”教法。“一些老师因为传统文化积累不够或教学方式欠缺,导致课堂内容匮乏,改变现状需要以语文教材的内容深入为力量,倒推教师提升自我素养。”李宗磊认为,教材改革以后,传统文化部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语文学科能力,而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文化自信,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伴随着这次改革,将会更加明显,所以老师需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语文学科。

  记者采访了解到,全国各地各级“部编本”教材教师培训均已展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表示,新教材确实对他们提出了新要求,但学生和家长无须焦虑。他说:“通过培训我们相信有能力用好新教材,给孩子一个更充实、生动、快乐的课堂。”

  “我认为新教材是一种革新、进步,其教学内容符合儿童认知。但对我们教师而言目前是一种压力和挑战,我相信只要努力不是问题。”重庆大学城第二小学校一年级老师宋智佳说,教材的改革完全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快乐、高效,学生不需要因为教材改变而焦虑,好好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就好。

  李宗磊认为,日常积累比语文课堂更重要,家长要引导学生超越语文课堂,多看一些文学、历史的书籍,提升理解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成都中小学将使用新教材 小学语文古诗文增至124篇

  谁说外国人不爱古诗词?老外赛诗一点不见外


香蜜湖临时工劳务市场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17:21:22
  沙头角劳务外包公司南园劳务派遣  怒江供电局 州委组织部 怒江州委统 怒江供电局 州人社局认 州医保中心 州人社第五 州人社局第 州人社局传 州科协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