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双桥:与学生一起创造美分享美

2019年02月20日412未知admin


(上图)刘必勇辅导学生制作砂陶。剪纸组学生学习剪纸。(下图)辅导学生刘春媛创作的绘画作品《妈妈做的菜——邮亭鲫鱼》。在邮亭镇天长村小辅导学生学习剪纸。刘必勇创作的水粉画《鱼》。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11月27日14时讯(通讯员 胡欣)下午2点至4点,是重庆市大足区邮亭小学千余名师生这一周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时间。

    走进校园,操场边展示栏里、教学楼走廊墙上、教室墙上都能看到孩子们创作的剪纸、绘画和砂陶等多姿多彩的作品。在手工劳技室,曾获2016年度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辅导员的刘必勇,正在辅导剪纸组33名孩子练习剪、刻、撕、折、粘等基本技法。教育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工作。这种全校师生共同创造美、分享美的文化氛围的营造,凝聚着全校师生特别是刘必勇的汗水和心血。

    45岁的他有25年教龄,是市级小学美术骨干教师,长期担任剪纸、砂陶和绘画组的辅导员。他积极挖掘本土资源,围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邮亭鲫鱼传统制作工艺”,倡导并推动通过绘画、剪纸、砂陶,以及折纸、刺绣、舞蹈等形式展示和传承非物遗产,既加快了该校特色项目的培育,又让艺术美走进了童心,让文化美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

    邮亭小学2012年9月踏上少年宫建设之路后,在项目培育上注重实用与特色、成效与成果。通过包装项目、集中活动时间等措施,为形成以邮亭鲫鱼为圆心、多种艺术形式为圆周、以鲫鱼文化为特色的少年宫建设工作打下了基础。邮亭鲫鱼烹饪和砂陶制作是该校的特色项目,2013年荣获全市二等奖,次年斩获一等奖。“邮亭鲫鱼”入选非物遗产后,刘必勇2015年9月向学校建言:依托鲫鱼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实践中,绘画、剪纸、砂陶、烹饪、折纸、刺绣、舞蹈、手工、朗诵、作文和书法等项目逐渐向鲫鱼文化靠拢,并在其传承人陈青和、刘三姐和欧庆德等帮助下,播下了校园特色文化——鲫鱼文化的种子。

    像学绘画的刘春媛、学剪纸的曾虹霖、学砂陶的蒋鑫艾等孩子,在用双手展现文化美的同时,收获了艺术熏陶的童年。在悉心辅导本校学生的同时,他还经常参加辅导邮亭镇其他乡村小学的学生建设校园文化的活动。天长村小学的孩子们在他的辅导下,创作了一批以“笛女”为代表的“大足石刻”主题剪纸作品。砂陶作坊在邮亭历史悠久,是建设特色项目的独特资源。刘必勇2013年拜砂陶艺人陈治林为师,现学现教、边教边学,还常带领周钦、胡嘉欣和刘靖轩等40多个孩子,参观砂陶作坊,感受和泥、拉坯和上釉等生产环节。孩子们在砂陶制作中,将自己的想象和智慧融入在了杯、盘、碗、瓶等300余件砂陶作品中,受到了市区文明办领导的好评、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一场集体运动,需要骨干教师的真情投入,更需要教师们的同心协力。

    他在辅导孩子的同时,指导了邬思思、彭祖国和刘燕等年轻教师,帮助他们提升绘画、制陶和折纸技艺,集团队之力,为邮亭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了智慧。特色项目是少年宫发展的基石,鲫鱼文化是培育特色项目的方向。他2014年11月在该校启动的“乡村少年宫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组中担任主研人员,负责撰写开题报告等工作。我们相信,通过实践加探索,鲫鱼文化的力量定会让特色项目走得更稳更远。童心飞扬伴成长,鲫鱼文化自飘香。像刘必勇这样的创造美分享美的辛勤园丁,在童心中播种了美的感受与想象的种子,孩子们将收获放飞的个性、别样的精彩。


东晓劳务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4 08:54:32
  深圳沙井大王山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正规的劳务外包怎么选  国歌法诞生 鸣犊街道干 长安区教育 质监长安分 肥乡区召开 九三学社邯 质监长安分 大兆街道传 县委书记郭 昌黎汇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