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小短剧”演绎“大普法”——来自山西翼城的普法实践

2019年02月18日111未知admin

  新华社太原12月4日电 题:“小短剧”演绎“大普法”——来自山西翼城的普法实践

  新华社记者孙亮全、陈忠华

  “表情不对,再来一遍。”在第17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山西翼城县电视台《经纬剧场》栏目导演李森华,正在指导演员们拍摄普法短剧《一房多卖》。

  短剧讲述了当地一个人将房子多次销售的故事,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针对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以案释法,让群众知道错在哪里,如何遵纪守法。

  2006年,翼城县司法局开创短剧普法新形式,与县电视台联合推出《经纬剧场》方言普法短剧。所创短剧“采本土故事、用本土演员、在本土拍摄、重本土传播”,变普法宣传由“枯燥说教”为“生动演绎”,群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宣讲”,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翼城县司法局局长贾永禄说,十多年前翼城的普法和别的地方并无两样,拉横幅、贴标语、摆桌子、发传单,但群众接过传单转身扔掉的情形,让普法人员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现如今,“小短剧”演绎“大普法”,普法由“上街”到“入心”,“活生生”地走进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独特的“翼城普法模式”。

  类似《一房多卖》的普法短剧,12年来当地累计拍了520多部,涉及334部法律法规,剧本摞起来足有一人高。参加演出的群众超过了6200人——这意味着,在拥有32万人口的翼城县,每50个人就有1人出演过普法短剧。

  南梁镇中贺水村50岁的农民王世盛,是普法短剧的超级“发烧友”,他既当“演员”又作“编剧”,前后共参演过三四十部短剧,同时还写了30多个剧本。

  “我只有高中毕业,刚开始不太会写,就试着写村里的真事儿。”王世盛将身边的土地纠纷、婆媳矛盾等统统写进了剧本。现在,他家的院子成了《经纬剧场》的“拍摄基地”,周边上百名村民常来当群众演员。经常演“反派”的王世盛,俨然成了当地的小名人,有商家开始找他做形象代言人。

  在县城经营理发店的刘玲数年前与顾客发生了一起纠纷,让她委屈了好几年。“心里始终转不过弯。”刘玲将自己的遭遇写成了剧本,在拍成短剧《究竟谁的错》播出后,不仅解决了她的困惑,也让更多人找到了类似纠纷的解决之策。

  如今,刘玲的理发店成了“民情畅谈室”,时常有顾客要求刘玲将他们的遭遇也编成法治故事,而刘玲则一口气写了七八个剧本。

  身边事、身边人,喜闻乐见的普法短剧,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全县报名参加演出的超过1万人,还有21位像王世盛那样的业余编剧,为栏目自发免费编写剧本,而分散在村镇、社区和学校的“拍摄基地”也已扩展到20多个。

  今年7月,翼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西南部小县城,在大型电视政论片《法治中国》中闪亮登场,被誉为“中国普法的缩影”。实际上,“翼城普法模式”早就引来了不少参观者争相学习借鉴。

  身边熟悉的事情上了荧屏,百姓们看得津津有味,也从中学了不少法律知识和行事准则。中贺水村老支书王长发说,村里纠纷少了,矛盾少了,风气正了。王庄村的席廷宏干了30年的司法调解,他觉得压力减轻了许多,“以前每年调解20多起纠纷,现在一年到头也没几起。”

  翼城县的普法短剧,不仅针对群众进行普法教育,领导干部和执法者也是普法对象。目前,当地已有50多个行政执法部门主动参与短剧编创,一些部门甚至还自揭“伤疤”,一边为群众普法,一边警示执法人员要遵纪守法,依法行政。

  “我们的普法做在了日常,每天都是普法日。”贾永禄说,自从推出普法短剧,他们再没有发过一次传单,贴过一条横幅。最近,他们还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


桃源劳务派遣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2 23:58:32
  深圳石岩镇洲石路万大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圆岭人力公司  无线荆州为 吉林人社部 荆州市人事 敦化市积极 荆州市12 开展小龙虾 通化市召开 荆州市养老 南关区成功 荆州举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