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援疆干部在阿克苏试种黑木耳

2019年02月21日466未知admin

亚心网讯(记者马蓓)“援疆干部帮助我们种植的黑木耳,去年收获了1500多公斤收入1.8万元,相当于2016年我们全家六口人的总收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尤喀克巴里当村村民库尔班在浙江援疆干部叶祥发的帮助下,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


库尔班在叶祥发的指导下,采取措施让黑木耳菌棒安全越冬。

南疆地区由于高温干旱,用木料栽种黑木耳没有任何成功案例。去年3月,浙江援疆干部叶祥发等人来到阿克苏,他们同时也带来了为边疆贫困农民量身打造的科技项目——黑木耳菌棒,也是精准扶贫项目,被形象地称为“万亩亿元”工程。

利用废弃果树枝条做成菌棒

在瓜果飘香的阿克苏地区,种果树是农民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据当地林业部门统计,阿克苏地区有果园450余万亩,每年村民修剪的果树枝条达80余万吨。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项目带动,这些枝条除了被用作生活燃料外,大多被就地丢弃或随意焚烧,造成空气污染。

叶祥发观察到这一现象后,将第一个科技援疆项目瞄准了如何利用果树条。“在营养丰富的果树枝条上培育黑木耳等食用菌是首选。”叶祥发说,据浙江栽培黑木耳的经济效益测算,1.25公斤木屑可制作成1个黑木耳菌棒,每棒产值3.5元,80余万吨枝条的潜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然而,南疆地区高温干旱,用木料栽种黑木耳没有任何成功案例,风险和难度极大,如何因地制宜是援疆干部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援疆干部们采集了50公斤的红枣、苹果、香梨、核桃等多种果树枝条,快递给浙江省农科院的食用菌专家,请他们帮助接上黑木耳菌种做试验。半个多月后,喜讯传来,菌丝发育良好,初试的成功鼓舞人心。援疆干部们进一步调研,形成“利用果树枝条生产菌棒、种植黑木耳、收集菌渣、制作菌肥、培育果树”的生态循环经济种植体系。他们先是拿了30个菌棒在村里做试验,叶祥发和同事们连续3个多月坚持24小时观测,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形成上万个数据,5月底便成功长出了一茬新鲜黑木耳。

种植技术高位研发低位应用

试验成功后,叶祥发迫不及待地想让村民学会种植技术,他的结亲对象库尔班成为了第一个试种鲜木耳的村民。

去年8月,叶祥发在库尔班家里的两亩地中,放了2700个菌棒,经过两个月的培育,库尔班采集了两茬鲜木耳,收获了1500多公斤。库尔班将这些新鲜的木耳拿去巴扎、食堂、超市销售,因为种植出的木耳肉质厚嫩,很快就销售一空。这些鲜木耳让库尔班增收1.8万元,相当于2016年库尔班全家六口人的总收入。

“这是我们专门为贫困人口打造的科技项目,前期的生产菌棒及菌棒萌发等工作都由我们的技术团队来做,菌棒长好后我们交到村民手里,而村民惟一要做的就是把菌棒放在自家果园、为它们浇水、然后收获后卖掉赚钱。可以说这个项目是高位研发低位应用的一项种植技术。”叶祥发说。

近一年来,浙江援疆干部组建了政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的技术攻关团队,开展试点试验,初步取得了技术成果。首批黑木耳样品,送到国家农业和林业部门的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指标达到或优于项目设计目标,为阿克苏地区开启果园栽培黑木耳新篇章奠定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目前援疆干部研发出的菌棒从下地到收获只需要4个月就能完成,并且20天就能收获一茬,1个菌棒可以长4茬鲜木耳。

乌什县种植将实现65个贫困户全覆盖

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乌什县、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3条黑木耳试生产线已正式投产成功,已生成10万余个黑木耳菌棒。越来越多的农民像库尔班一样体验到种鲜木耳的乐趣。

去年12月底,叶祥发应邀给尤喀克巴里当村的各族群众上了一堂果园套种黑木耳技术辅导课。教室里座无虚席,台阶上、门口,甚至门外都有村民挤着听课。“这是我上过最难忘的一课。”叶祥发说。

乌什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此次援疆干部帮助的重点对象。叶祥发说,今年年内,援疆干部将实现乌什县依麻木镇7村65个贫困户黑木耳种植技术全覆盖,同时建立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产业链,帮助贫困户彻底脱贫。“进入新时代,我们将帮助南疆农民走出一条依靠科技产业脱贫的路子。”叶祥发说。


深圳西乡劳务外包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14 12:29:03
  深圳福田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翠竹人力资源外包  界首市20 颍泉区20 颍泉区人社 颍泉区人社 颍东区建立 颍州区多部 阜阳市新闻 颍泉区人社 颍泉区人社 颍东区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