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暑工伤之惑

2019年02月24日34未知admin


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从一些城市人社局查阅的资料显示,每年因中暑申请工伤认定的人数只有个位数。耗时长,怕与用人单位交恶导致工作不保等因素,是一些劳动者不愿选择工伤维权的原因

 

法治周末记者 赵晨熙

“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

黄旭最新的一条朋友圈还停留在5天前,那时他还在调侃着持续高温天气带来的“烧烤模式”,如今他却已经因此躺在了医院里。

越来越滚烫的脸颊,强烈的呕吐感,不断加速的心跳仿佛要从嗓子眼蹦出……黄旭不愿再回忆起中暑晕倒前那番痛苦的煎熬,他只知道自己被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重度中暑(热射病),他还从医生口中得知,如果延误治疗,该病的致死率可高达80%。

作为北京一家软件公司的销售员,为了能尽快打开河南郑州的市场,黄旭在中暑前已经连续在郑州出差了十几天,每天都要迎着酷暑高温四处奔忙。

事发后,尽管单位及时打来了医疗款,但黄旭心中还有一个疑问,自己是在上班出差期间中暑的,这算不算工伤?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中暑是可以申请工伤的。”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直言,由于中暑不同于其他工作中常见的身体伤害,且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因此绝大多数劳动者并不知道中暑其实是可以申请工伤的,“尤其是这类人群普遍集中在建筑工、环卫工等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因此,此类工伤维权在实际中极为欠缺。”

 

“职业性中暑”

 

虽然已经立秋,但酷夏仍没有褪去之势,在北京市大兴区一家二级医院急诊科医生李文企的印象中,今年这个“格外暴晒”的夏季,他至少接触过不下10例因严重中暑入院抢救的情况。

“体温升高并伴有头昏、呕吐、胸闷等症状,一些情况更为严重的病人送来时已经神志不清。”在李文企接手的患者中,基本都是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或快递员等人群。

高温已俨然成为了这些户外工作者的最大挑战,据2017年发布的《户外高温劳动者调查报告》显示,有高达73.68%的户外劳动者认为防中暑是高温工作的最大难题。

如果因中暑入院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都要住院观察3天左右,并通过输液进行药物降温、补充水分、盐分等治疗。李文企曾向一些患者了解过,有些单位会为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医药费,但他们其实还有因此获得工伤赔偿的权利。

2012年,安监总局、人社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其中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这也意味着,劳动者中暑可以申请工伤,但前提是必须要经过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诊断,被确认为“职业性中暑”,此外,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中暑死亡或中暑后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也被视为工伤。

黄乐平向法治周末记者进一步解释称,我国《职业病目录》中将物理环境所致的中暑纳入了职业病范畴。这是一种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劳动者因体内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一般来说,能够被认定为职业病中暑的从业者均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或者有经常性高温接触史,比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冶炼工人等。”

那么类似黄旭这种情况,是否也能申请工伤?

黄乐平指出,销售或业务人员等虽然也会在高温天气下持续一段时期在户外工作,但并非长期接触高温环境,因此,实践中很难被认定为职业性中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也可申请工伤。但由于销售人员并非在工作场所内办公,因此,实际如何判定中暑是否因工作原因所致是最大的难点,与职业病鉴定相比,此类工伤认定难度更大。

 

多数人并不清楚

 

有多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会因中暑而申请工伤?至少在黄乐平这里咨询过的人数用手指头就足以数的过来,“这类符合条件的人群,大多不知道他们自己还有这项权利”。

法治周末记者的调查也佐证了黄乐平的说法。

“中暑也能算工伤?”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建筑工地上,一位工人用诧异的眼神盯着记者,此时室外温度已高达35℃以上,该工人用力地往嘴里灌了一口凉水,小声地补了一句“真的没听说过”。

法治周末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建筑工人、3名环卫工人和两名快递员,其中除了3人表示“好像听过类似内容,但具体不清楚外”,其余均是“头一回听说”。

上述建筑工地工人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最近持续高温,工地好像确实有人中暑,但没听说做什么职业病诊断去申请工伤。“工地给多发了一些防暑品,还可以多休息两天。”对这位工人而言,多休息几天要比费力申请工伤来的更为“实在”。

“中暑给人的感觉并没有因工致伤、致残这样严重的后果,且多数情况下恢复较快,影响劳动就业时间较短。因此,实际中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申请鉴定中暑职业病,只有那些因中暑病危或身亡的劳动者家属才会想起维权。”

黄乐平指出,其实不论中暑给劳动者的身体是否带来了严重后果,都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符合条件的劳动者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中暑症状,就可以在就医的同时保留相关材料,并到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机构,如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疾控中心或职业病专科医院等申请诊断鉴定。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的费用要由用人单位来支付。”黄乐平强调。

一旦申请工伤成功,劳动者不光可以拿到各类赔付补助费用,还能享受停工留薪等权利,因此,用人单位对此项劳动者权益的宣传并不积极,有时甚至会故意拖延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间。

对此,除了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此类易被忽视的劳动者权益的宣传力度,黄乐平也提醒,劳动者申请工伤鉴定,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都将由用人单位承担。

 

亟待强化监管

 

“如果工作中出现中暑,你会选择申请工伤吗?”在已得知中暑可以申请工伤的情况下,上述10位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户外工作者依然有六成选择了拒绝。

“过程太麻烦,不严重就算了,再为此丢了工作更是得不偿失。”北京市丰台区角门附近的一位环卫工人的话代表着这类人群的想法。

此前向黄乐平咨询过相关事宜的劳动者,最终进行职业病鉴定的人数寥寥无几。法治周末记者从一些城市人社局查阅的资料也显示,每年因中暑申请工伤认定的人数只有个位数。

黄乐平表示,一方面,由于鉴定要涉及到劳动者作业环境的考察,是因工作原因中暑还是生活原因中暑的判定等要素,因此,周期往往要花费数月的时间。

此外,因为中暑是一种急症,大多中暑者被送往指定医院经过治疗后,相关症状就会缓解,属于已过性症状,不同于尘肺病、矽肺病等职业病,可以通过拍片等直观地了解病情,因此,职业病鉴定也有一定难度。一般情况下,那些中暑后无法继续工作或留有严重后遗症的,在工伤认定上会相对容易。

耗时长,怕与用人单位交恶导致工作不保等因素,是一些劳动者不愿选择工伤维权的原因。在呼吁不断畅通维权通道,简化维权程序的同时,黄乐平强调,劳动者只有熟知自身权利,勇于维权,才能真正令用人单位重视起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2012年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天气气温,调整作业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

但这些规定在实际中并未被很好地执行,上述《户外高温劳动者调查报告》就显示,有21%接受调查的工作者每天劳动时间甚至超过了法定的8小时,主要集中在环卫、快递外卖等行业。

对此,黄乐平直言,相比呼吁用人单位按照法规要求,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劳动监察大队等相关部门更应强化监管,到一线严抓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黄乐平说,当前法规中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比较低,即使发现违规行为,多数情况下也仅要求单位进行整改,威慑力不足,应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加大违法成本。

 

责任编辑:孟伟



深圳正规大型劳务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4 08:27:11
  东湖劳务外包公司观澜劳务公司  小王庄镇与 小王庄镇加 盘古乡四结 沧县召开安 沧县国税局 衡水市安平 南河头乡召 衡水深州王 南河头乡召 南河头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