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重磅背后:“人才大战”里,这是上海最好的“筹码”和“红利”

2019年02月20日526未知admin

摘要:政策红利的释放,多少都有周期和时限,只有上好的环境,可以超越短期刺激的“半衰期”,成为持久乃至永恒的“红利”。

拿什么招徕人才?这是近来各地争相竞答的问题。但这句话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一问:人才究竟需要什么?

 

是“房子、车子、票子”,还是“户口、学校、医院”?

 

这些都重要,却都不是全部。

 

对一座志在成为“天下英才最向往的地方之一”的城市,吸引到最需要的人才,无疑是重要的起步。但起步毕竟只是起步。“招人”之后,能不能“留人”?又能不能“育人”?在高原上崛起的“高峰”,又能否进一步带动抬高整个“高原”,并最终使人才的高度和集聚度,转化为城市竞争力的强度、创造力的活跃度?

 

回答这些,光“砸”待遇就不管用了。

 

上海最新出台《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其特别之处正在于此:对于看中的高端人才,该“砸”的待遇当然不能少,但“砸”下待遇之外,这座城市还将努力提供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环境。

 

这种环境,既包含生态、基建、公共品等城市硬环境,更包括制度软环境。上海要“厚植人才优势”,有好的环境,才算有好的土壤,其“植”才谈得上这个“厚”字。

 

卓越全球城市能源源不断地让人“近悦远来”,秘诀大体在此——政策红利的释放,多少都有周期和时限,只有上好的环境,可以超越短期刺激的“半衰期”,成为持久乃至永恒的“红利”。

 

理解上海的人才新政,不能不读到这一层深意。而接下去需要以实践作答的便是,环境从何而来?

 

从“20条”到“30条”再到此番人才新政,改革力度持续加码。此次行动方案中提出针对高峰人才“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并按不受行政级别、事业编制、岗位设置、工资总额限制的“四不原则”创设新型工作机构,赋予高峰人才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等“五权下放”,都称得上史无前例。

 

这些政策条文背后的实质,正是一个“改”字和一个“放”字——“改”的是过去制约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瓶颈,尤其是有违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行政旧例;“放”的则是本应属于人才、属于一线,却被过度上收的权力与权利。

 

“放权松绑”,方有“改革创新”,这是多年来人才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而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环境,正需要处处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遵循创新创造逻辑、以人才的需求而不是行政习惯、管理便利作为根本导向。

 

这是新时代人才竞争的着力点,对于人才工作而言,也恰恰是难点。

 

在许多地方,行政系统和官员们的“人才观”总有这样那样的偏差,而归纳起来无非两类:要么是对人才和人才工作不闻不问、“有眼不识泰山”型的,总以为“引才育人”的重要性及不过实打实的GDP,或者“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要么是知道人才重要,也真心“求贤若渴”,拿出的办法却依然是行政化的老一套,制度环境、发展环境亦跟不上新的需求,最终让人才望而却步或是“来了又走”的,也不在少数。

 

当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的时候,前一种现象想必越来越少,但出现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却在不减反增,不能不引起警醒。

 

要知道,在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不足以支撑人才发展需要的时候,简单地“掐尖”或争抢,并不能带来持续的发展,反而可能影响健康的人才生态;而唯有上升到环境吸引力、制度竞争力的比拼,如火如荼的“人才大战”才会产生更多赢家。

 

基于这点,上海人才新政反复强调的人才结构与体系优化,以及“市场导向”“国际导向”“精准导向”等多个导向,就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官员完成观念重塑、手势更新。

 

尊重市场规律也好,谙熟国际规则也罢,本身都是对人才发展规律的再确认,也是更能让人才长期发展吃下“定心丸”的因素;而来自各级政府的“店小二”式精准服务,则呈现出一座城市的温度——

 

有时候,温度比金钱更重要,而能不能释放出充足的温度和善意,就看接下来一件件事的落实了。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曹立媛

 


深圳西乡临时工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4:47:34
  深圳盐田怎么招装卸搬运临时工深圳劳务中介公司  镇海区人力 江北区荣获 象山县推进 市场管理办 2013年 我局职业能 高新区成功 东钱湖对新 江北区发放 镇海区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