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快递小哥转型掌管“共享收发室”

2019年02月19日562未知admin

  上海中心大厦的“共享收发室”对快件进行安检,贴上检验“合格”的标志后,根据楼层进行分类整合,再挨家  挨户送到楼内每家企业、商户的前台,大大提升了派送效率。 /晨报记者 朱影影  全自动智能分拣系统大大节省了人力 /晨报记者 朱影影

    晨报记者 谢 竲

  再过2天,2017年的“双十一”大促就将正式拉开帷幕。从起初的“光棍节”噱头至今,已经步入了第九个年头,在这些年里,我们见证了电商平台不断刷新的纪录,感受过商家诚意满满的促销力度、疯狂地“剁手”过,也被烧脑复杂的折扣规则绕晕、不甘地吐槽……与此同时,一直以来奋战在线上大促最前线的快递行业从业者也正不断经历着飞速的变化,分拣流水线上的“战友”在减少,备货仓库里的智能“小伙伴”在增加,还有资深快递小哥跳槽转型,成为了为快递员服务的快递员。

  8人扛起75层楼快递派送

  在上海中心大厦2号入口外,一间玻璃房、一组快递柜,就组成了一个简易的快件处理点,地下2层有一间小小的收发室,置办了一台类似于地铁安检的机器,和几排标了楼层的货架,沪上“第一高楼”的收发室“室长”每天有一半的工作时间就在这两个区域内完成。
  金学德算是快递行业中颇有资历的老员工了。7年前的他还是通达系快递企业的一名一线员工,2年前成功“转型”,按他的话来说,他从一名快递员变成了一名为快递员服务的快递员,“坐镇”上海中心大厦引入的“共享收发室”。
  早上8点多,各家企业的快递小哥陆陆续续来到位于写字楼外的临时处理点,卸货、整理、扫码入库,而金学德和他的同事则要将这些文件、包裹一一运上专车,开到地下收发室进行安检,为快件贴上检验“合格”的标志后,根据楼层进行分类整合,再挨家挨户送到楼内每家企业、商户的前台。如果遇到地址填写不甚明确的快件,则会选择楼下的智能快递柜进行存放,通知收件人下楼核验信息后取货。
  “我们每天一般早晚各派送两次,目前还有部分商户没有入驻,所以我们主要派送75楼以下的公司、企业,上海中心楼层高,电梯等起来慢,更多时候我们还是通过“背着快递爬楼梯”的模式提升效率。目前每个人大概负责20层楼,算上专车的驾驶员,一整幢楼一共也就8个员工。”金学德说,这样一来,写字楼内的白领只需要“认准”同一个派送员,而签收一次就能提到当前时段各大快递公司发来的所有包裹、文件,快递小哥也不用在写字楼内耽搁太长的时间,大大提升了派送效率。
  据记者了解,这类专注于写字楼场景的“零公里”共享收发室目前已经入驻BFC外滩金融中心、金茂大厦、花旗集团大厦等近百座高端楼宇,同时也正逐步渗透进普通社区及各大高校网络,为解决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日派件量超5倍也不加人

  揽件、整理、派送,金学德目前的工作其实本质上和7年前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他直言,“转型”后“幸福指数”的提升非常明显。
  据了解,写字楼派送一直以来都是让快递小哥很头疼的问题,由于不同的楼宇物业管理松紧不一,对快递员的限制也从各楼层、大堂和室外不等,“物业、保安有时候对快递员并不友好,有的写字楼也不允许快递员入内,当时我只能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顾客下来取件,件多的时候再碰上电话打不通、人迟迟没下来,最多的时候一个商务广场的派送就要耽搁两三个小时,实在是很愁人。”而如今有了为快递员服务的“收发室”,则几乎完全避开了这一“老大难”。
  而楼内的用户也受益良多。以去年“双十一”期间为例,平时每天平均派件量在200件的金学德突然面临5倍以上的工作压力,而面对铺天盖地的快递包裹时,写字楼提升派送效率的“突破口”便是双休日。
  “写字楼周末没有白领上班,对快递员来说是没有派送效果的,因此还容易造成快件堆积。但有收发室在的话,就打了个时间差,多了2天的缓冲期。”金学德和同事便在周末正常揽收、分类、整理,提前将每层楼的包裹分派好,周一一早集中派送,大大缩短了“剁手党”的等候时间。根据金学德测算,今年“双十一”他们也并不需要加派人手,保持日常的工作节奏,适当地加几天班就足以应付,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快递企业缓解了特殊时段用工短缺的问题。
  最后则是金学德自己,相比此前的工作,少了风里来雨里去的奔波,每天大多也只需要和熟人打交道,实际收入也与之前持平,“很有安全感,幸福指数直线上升,我们可能是最幸福的快递小哥了”。

  [相关链接]
  “双十一”快递变化:
  “战友”少了,效率高了

  金学德的工作已经是“双十一”物流链中的最后一环,而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多种智能化设备乃至机器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快递企业的前端环节,为“双十一”期间物流安全、效率提供助力的同时,也给奋战在一线的快递工作人员着实“减负”了一回。

  快件入库:
  人数减半效率翻倍

  11月7日上午,一辆满载包裹的卡车驶入了中通快递上海转运中心,车停稳后,工作人员并没有第一时间忙着卸货,而是先将一条传送带“搬”进了车厢,“车里站两个人,只要把货物搬到传送带,就会自动送到我们的流水线上。往年的话,卡车本身就长,从最里面把包裹搬出来就够呛了。”
  据了解,去年“双十一”阶段李在贵所在的小组还在使用传统的电子秤流水线,算上卸货、整理、扫码和分拣,总共需要6人,而今年引入了自动分拣系统,手持靶***挨个扫码也成为了历史,一同奋战的“战友”一下子减至3人,而包裹的入库速度还在不断提升,“去年单人一般只能完成每小时800件的工作量,今年已经到了1500件,可以说是人数减半,效率翻倍,人也从体力搬运逐渐转向系统监控,真的省力了不少。”李在贵说。

  转运中心:
  包裹自己会“找路”

  在中通工作了9年的沈莎莎如今已经是自动化分拣流水线的副主管,“之前我们要负责从拆包、倒包、扒件、分拣、写号等一系列流程,现在包裹自己会‘走路’了,不用‘大海捞针’地徒手分拣,我们的工作压力总算小了不少。”
  据了解,转运中心的操作间内设有两套全自动智能分拣系统,长达200多米的传送带以2米/秒的速度运转,上面的包裹分别经过对应的激光扫描后,根据系统识别“找到”所属的辖区,“一跃而出”落入两边的编织袋中。
  有了这套仿佛安上了吸铁石的分拣系统,沈莎莎和同事们只需待编织袋满后取走、换上新的,并派专人坐在电脑屏幕前对地址识别功能进行“查漏补缺”即可,“以前我们这样一个操作间需要400名操作员,一天下来只能处理40万份快件,如今,我们只需要85人,每天处理的件量可接近50万份。而且分拣的准确率高达99.99%,大大降低了差错率和操作成本。”

  仓库分拣:“人找货”变成“货找人”

  而“双十一”期间,物流运输的“前哨战役”——仓储分拣所动用的人工也大幅减少。在位于奉贤的苏宁无人仓中,和姜仁珍一起“找货”的同事也一年年减少,“之前还需要40人每天满场跑地挑、找,现在只需要4个人,主要的工作都被机器人承担了。”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姜仁珍所在的仓库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储存的货品超过86万件,而一一将一筐筐拣选好的商品送到打包台的,是一台台扁扁的、行如“扫地机器人”的“小黄”,它们“背”起所需货品所在的货架,排着队来到拣选人员面前,实现了“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
  据上海苏宁小件仓储运营部副总经理吴杉山介绍,“小黄”的加入,让此前每人、每小时拣选货品的数量从70-100件提升了至少5倍,200组机器人,一天拣选20万件。此外,苏宁方面也在加大力度研发自动整理封箱技术,也许到了明年,又会有心灵手巧的“打包机器人”投入到“双十一”大军中。


平湖临时工派遣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7:16:47
  深圳沙河人力资源市场西乡劳务公司  鄞州区三个 人保部:雷 鄞州区首次 鄞州区三无 奉化市在有 全国人事考 2011年 慈溪市出台 慈溪市多渠 宁波东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