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一步步丈量9个乡镇山河

2019年02月24日243未知admin

    中山援藏干部、工布江达县发改委副主任李锋(右)到藏民家“走亲戚”。资料图片

    中山援藏工作组组长、工布江达县委常务副书记王超刚(右)参加民俗活动。资料图片


    春去冬来,工布江达县城的大街上又出现了晒松茸干的香味儿,让中山援藏干部想起去年夏季踏入这片土地时,那种激动又陌生的情形。

    而美丽的尼洋河,依旧清澈如碧玉,穿过工布江达县,汇入雅鲁藏布江。从逐渐适应高原气候,到现在脱口而出的“我们县”这样的认同感;从一步步丈量9个乡镇的山河,到一步步把第八批援藏任务逐项落实;从一次次摸底调研,到一次次与当地干部群众协作通关取得各项突破,中山市对口支援工布江达县一周年来,推动援藏事业发展,促进粤藏交融,促进该县在教育、医疗、产业、科研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罗丽娟

    发自工布江达

    1 足迹遍布9乡镇50多个村庄

    这是中山市首次作为组长单位牵头援藏,也是广东援藏最高驻县工作点。

    “那时对高原环境适应和进藏全新工作环境的适应,都是一个未知数。”中山援藏干部、工布江达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岩回忆。

    进藏伊始,为了全面了解工布江达县的发展情况和民情社情,援藏工作组开始了大调研。他们先后走访了全县20多个县直机关、足迹遍布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以及全县9个乡镇,行程万里,基本走遍全县80个行政村中的2/3,已经覆盖50多个村庄。

    工布江达县域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有些相对边远的村镇,单程就得耗费3-5个小时甚至更多的通行时间。也就是通过实打实的走访与调研,工作组与省援藏队、省援藏援疆办沟通协调,同时积极地跟工布江达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乡镇征求意见,调整优化了援藏项目“十三五”规划,增大了民生项目和基层项目比重。

    在广东省“以民生援藏为龙头,以产业援藏、智力援藏为两翼”指导下,中山工作组结合中山和工布江达县援受两地实际,提出了“民生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社会援藏、感情援藏”五位一体的援藏思路,得到了中山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援藏工作队肯定。

    前后方联动,“五位一体”援藏思路在工布江达县得到落地生根,社会援藏呈现自发性、多元化、组团式的特点。除了中山市委、市政府派出的一线援藏干部,中山的社会力量也积极加入,来自企业、行业协会、个人的捐资赠物,在教育、医疗、产业等领域全面开花。

    2 成功引入5家中山企业

    今年暑假,工布江达县热议得最多的是考取内地西藏班的新成绩:小升初、初升高分别有26名、9名学生超过录取线,数量比去年实现翻番增长。

    去年以来,中山市全面启动了中山-工布江达“10+10”“N+1”等教育帮扶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升级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援藏。在教育一线,中山援藏工作组一方面通过推动教研、教学改革提升全县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动员社会资源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此补齐教师素质短板,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发展软实力。在2017年林芝市教育工作会上,中山教育援藏做法被作为先进经验进行介绍。

    医疗援藏收获了农牧民的好口碑。今年4月,中山市派出首批“组团式”医疗队,在走进县医院第二天成功开展了一年多来首例阑尾炎手术。中山援藏工作组还推动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林芝市首批县级二乙医院,促成该院与古镇人民医院缔结为友好医院。当前,人才交流、技术支持、远程医疗系统等项目正在深入推进,县医院医技、诊疗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产业援藏实现重大突破。在工作组的推动下,工布江达县成功引入中山5家企业,投资总规模达5.26亿元,其中广东明阳集团瑞德兴阳光伏发电项目是广东第八批援藏以来社会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多项课题填补了科研空白。在教育领域,工布江达县今年教科研课题在自治区、市级立项数量跃居林芝市7县区首位,填补了自治区级、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的两个空白,以科研带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在医疗领域,《中山市-工布江达县远程医疗技术》课题获得广东省科技厅2017年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立项,将推动建设中山—工布江达县技术现代化、服务一流的远程诊疗系统;《成人胆囊结石流行病学调查”课题》为林芝市流行病防治提供重要参考;在产业领域,《林芝市高原松茸活性物质及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厅50万元经费支持,为优质松茸地方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撑……科技创新,也进一步提升了工布江达县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访谈

    中山援藏工作组组长、工布江达县委常务副书记王超刚谈一线援藏工作:

    不求体量求质量

    不抓政绩抓民心

    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部署,从2016年夏季起,中山市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中山市首次作为组长单位牵头援藏,于去年派出了8名援藏干部奔赴援藏一线。一年多来,中山“五位一体”援藏取得成效,在“大后方”的支持下,在一线开展工作的工作组如何推进各项任务、推动援受两地交往交流交融。近日,中山援藏工作组组长、工布江达县常务副书记王超刚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详谈中山“援藏故事”的一线情况。

    需解决的问题:进藏首先要过“三关”

    南方日报:首次高海拔援藏,首先要克服的难关是什么。

    王超刚:首先要克服的是这“三关”:身体关、心理关、融入关。

    工布江达县平均海拔3600米,有些乡镇的海拔超过4000米,对于组员来说还是很大的一个考验。今年有援藏干部感冒得了肺炎,住院一直不见好,后来还是转回内地去治疗才恢复。还有想家、想念亲人、朋友,到这儿以后,大家最听不得的话是小孩在电话里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这些都要慢慢去克服、去适应,这是心理关。再有就是饮食、风俗习惯,要获得当地人的信任和尊重,我们常说要“烤得了牛粪炉,喝得惯酥油茶”,自己得融入当地。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工作,一定需精神支撑。我们常说,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克服身体不适,力求高要求、高标准完成任务。

    要坚持的原则:不流于形式在务实中创新

    南方日报:这一年多来,中山援藏工作取得了不少突破,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王超刚:在吃透中央、粤藏两地对口支援工作精神基础上,中山市制定了明确的“五位一体”思路,即民生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社会援藏、感情援藏,对口支援的思路清晰、推进力度大,得到了工布江达县委、县政府和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援藏项目可操作性和当地参与度都很强。由政企力量组成的中山“大后方”也很给力,现在社会援藏积极性很高,很多企业、个人都在这边开展了捐资赠物的公益活动,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中山援藏工作。

    在务实中创新,坚持“以工布江达县所需,尽中山所能”为原则来探索中山特色援藏路子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调。我们始终坚持这么一个方略:不求体量求质量,不抓政绩抓民心,不强全面强短板。经过多年的发展,工布江达县已经有较好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要找准着力点,寻求突破。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在教育、医疗、产业、科研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支援和帮扶。事实证明这些援藏举措是有力有效的,今年的小升初、初升高升学成绩创新高;“组团式”医疗来了以后,把县医院停了的胆结石、阑尾炎这些手术都回复起来,业务量大幅提升;从产业培育、招商引资两端发力,产业援藏强化了工布江达县的发展内生动力及自我造血功能,两地的经贸交流、产业协作越来越密切。

    想澄清的误解:援藏不是“游山玩水”

    南方日报:援藏一周年,您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王超刚:这一年,我们对工布江达走过了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认同、从认同到热爱的过程。这其中有心理上的变化,其实也反映了大家开展工作的一个变化,就是你把一项“任务”变成自己一份“动力”的过程,建设好这片土地,?大力推进富民兴藏,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好的生活。

    这个过程需要依靠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需要一线援藏干部的努力与付出。很多援藏干部也是来了以后,才体会到真正的“援藏”生活,包括我们很多家属,之前也是听说援藏是“工作半年,回去半年”,也有人认为援藏就是“游山玩水”,这是很大的一个误解。我想“平级进藏、三年‘住’藏、尽职爱藏”这三个词可以真实地反映援藏工作,工作表现、成绩都要在过程中进行考察,岗位管理更是极为严格,普通干部请假要通过四级审批,一年回中山休假的时间也就一个多月左右,可以说经年累月住在这里,在“高原缺氧和基础空白的双重困难、高海拔高要求和环境使命全新的双重考验、援建工作和任职尽责的双重任务”这“六重压力”下,做好援藏工作。

    有党委、政府的支持,有组织和亲友的鼓励,有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这一年来中山援藏工作组工作取得多项成效,让当地群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中山干部的能力、形象、作风和水平。

    ■手记

    有种情怀叫

    “烤得了牛粪炉

    喝得惯酥油茶”

    进入盛夏,正是“西藏江南”林芝市最美的时候。恰逢中山对口支援工布江达县一周年,寻着街上松茸干特有的香气,记者走进了工布江达县。

    刚到工布江达县时,一路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宜人的气候根本让人感觉不到有任何不适。直到晚上的到来,才深切体会到援藏干部们白天所“预警”的高原反应,并不是开玩笑的。由于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心跳加快,难以入睡。

    工布江达县的夜晚格外静谧,夜深人静,唯狗吠不停,扰人休息。后来援藏干部们以过来人的身份教了一个方法:入睡前吃一颗感冒药,这样既可以在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预防感冒,又能助眠。

    原来宜人风景,也会对身体适应力提出挑战。

    有几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跟随中山首批“组团式”医疗队队员周良军、吴克松和吴旺钊走进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时,一些本来正坐在过道椅子上的家属,即刻起身对他们点头微笑,双手合十举高表示谢意和敬意。这些农牧民基本都是“慕名而来”,自从医疗队来了以后,停了8年多的胆囊切除术、停了1年多的阑尾炎手术都开展起来了,他们不需要再跑到百里之外的市区和拉萨,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也更高。

    ——原来语言不通,也不妨碍他们表达敬意。在那个小小的县医院里,记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医疗援藏给本地医疗水平带来的改变。

    还有一次,是跟随娘蒲乡小学校长李健元到刚朗村,给该校第一个考取内地西藏班的学生格桑塔青送录取通知书。考出了好成绩,学校自然高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村里人对这件事情的反应:设宴庆祝,献哈达送祝福,全村沸腾。

    ——原来“崇文重教”是农牧民同样怀有的情怀。在那个青山绿水边的房子里,记者感受到了教育援藏的力量。

    那几天,恰逢援藏干部的家属第一次进藏探亲。但记者看到,由于协调、调研任务重,他们并没有多少时间来陪伴家人,白天要处理各自部门的工作不说,晚上还得加班开会研讨,利用周末下乡更是常态。

    一年时间里,青山绿水依旧,他们所推动的改革和援藏工作,让县里发生了很多变化:暑假里,今年小升初、初升高考上内地西藏班的学生数量都翻了一番,街头巷角都在热议;县医院来了中山的“专家”,口口相传,排队手术的患者需要提前预约才行;旅游业和农牧业发展有了新规划,脱贫致富的路子更宽更广……

    一年时间里,工布江达县也在悄悄改变着来自中山的援藏干部。有高原反应,那就戒掉打球、跑步,改为散步;饮食不习惯,养成“南方胃”的他们对吃辣、吃面也得心应手。

    初来乍到时,几乎所有的援藏干部都会问自己:如何坚持下去?但现在,他们逢人便说“我们县”,已然把自己当做工布江达县的一分子。他们笑称,扎进工布江达的土地工作,就得有“烤得了牛粪炉,喝得惯酥油茶”的本事。这句话有三个层面的意思:既是适应,也是融入,更是爱上这片土地。这是宣言,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怀。


深圳福永劳务派遣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3 20:57:58
  深圳临时工招聘公司罗湖临时工  贞丰县市场 全州殡葬改 做好资格认 晴隆县档案 黔西南州开 全州201 安龙县重化 兴义消防站 普安消防对 兴仁消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