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国企混改助推东北振兴 不妨“靓女先嫁”
核心观点:东北如果能够抓住国企混改的良好时机,大力引进民间资本,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增强经济活力,也有可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从而使东北制造业基础厚实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东北经济成为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
第三批国企混改试点企业已经确定,目前正在做前期工作,方案近日就将上报。据介绍,作为东北振兴的一部分,在第三批混改试点中包含多家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记者从多个部门和众多专家处了解到,未来东北振兴的政策支持将进一步加速,重点聚焦制造业升级,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其中的重点。(12月11日《经济参考报》)
混改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而东北国企混改,更是国企混改的重中之重。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虽然装备制造业体系完备、人才储备也比较充足,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本应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元素,却因为体制制约,不仅没有有效释放动能,有的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阻力。所以,如何通过混改找到东北振兴的突破口,也就成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
事实也是如此。虽然东北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落,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慢于全国其他地区,辽宁省还一度处于负增长状态,但东北经济的基础仍然是比较厚实的,制造业仍然是东北经济的比较优势,是东北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优势。要知道,全国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前些年过度追求城市规模扩大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也普遍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制造业被边缘化、政府负债快速扩大等问题。所以,对东北来说,制造业基础厚实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东北经济之所以没有能够在前一轮发展中表现出积极的力量,关键不在制造业,而在体制机制陈旧,没有能够像其他地区一样跟上改革的步伐。一方面,可能与前些年东北抓改革的力度不大有关,与东北一直在守成和吃老本有关,导致东北经济的活力不够、开放度不高;另一方面,也与东北国有企业过度集中,员工固有意识过重,改革难度偏大有关。也正因为如此,当全国其他地方都通过改革焕发了企业青春、释放了企业活力之后,东北的守成方式就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要,尤其是竞争需要。
应当说,近年来经济持续下滑和企业困难加剧,已经倒逼一些东北国企员工开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不再像过去那样坚守固有的体制。这也意味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有可能在东北这块大地上绽放出新的光芒。
第三批国企混改把东北作为重点,将多家东北国企纳入到混改试点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占比为38.5%,东北这一指标平均为5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如果能够通过改革,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那么东北经济的活力将大幅增强,东北振兴也就大有希望。
由于历史原因,东北的国有企业,大多属于偏重偏黑的产业,如钢铁、煤炭、冶金等,而这些行业,又都是现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行业,且因为效益不佳、企业技术改造和更新等方面的步伐不快,落后产能比较多。如何通过混改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是比较现实而突出的问题。
笔者的观点是,东北国企的混改,应按照“靓女先嫁”的原则,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先改,探索出一条东北国企混改的新路来,让东北的父老乡亲感受到国企混改的价值和作用,让东北国企的广大员工们品尝到改革的成果,再逐步推广到所有企业。如果反过来,先将效益差、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的企业进行混改,一方面,可能很难吸引到战略投资者,很难将企业的混改工作向纵深推进;另一方面,可能难以达到混改的目的,从而影响员工对混改的支持度。只有让员工尝到混改的甜头,才能对下一步东北的国企混改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在支持东北国企混改的同时,如何通过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东北去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毕竟,东北的人才还是很多的,熟练工人等也有比较厚实的基础。只要环境好了,投资者还是愿意到东北去投资的。投资意愿增强,才能为国企混改创造更好的条件。
东北在上一轮经济发展中落后了,如果能够抓住国企混改的良好时机,大力引进民间资本,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增强经济活力,也有可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从而使东北制造业基础厚实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东北经济成为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打消“资本不过山海关”顾虑
东北振兴让优势企业率先突围
国企要自觉担起创新使命
梅林劳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