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英雄史诗:三代人 只为这片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55年前,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创业大军集结河北省最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儿里栽绿,像钉钉子一样,“钉”出百万亩林海,用汗水、用青春、甚至用生命在荒僻的高原上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系列报道【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今天播出第二集——三代人,只为这片林。
7月底8月初,是塞罕坝最美的季节,就在人们赏花观景的时候,年轻的塞罕坝人已经开始用“绣花功夫”为明年的攻坚造林做准备了。
王崇是一个地道的“林三代”,她记得第一次看到外公流眼泪,是2014年林场被评为“时代楷模”的时候。
1962年2月,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王崇的外公、外婆成为360多名创业者中的一员。踏上沉睡的高原,迎接他们的是极端的寒冷和漫天的风雪。
1962年的春天,艰苦的造林工作开始了。
尽管条件如此恶劣,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们第一年就栽下了近1000亩的树苗,但到了秋天,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春天,他们又造林1240亩,成活率不足8%。
心里憋着这股劲儿,反弹出了更强的斗志。外地调来的树苗水土不服,咱自己育苗;苏联引进的植树机不听使唤,咱自己改造。19***年春天,决战的时刻到了。
在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带领下,马蹄坑大会战,一次造林688亩,成活率超过了95%。
由此塞罕坝造林全面展开。
就在荒原上的绿色版图快速扩张的时候,1977年,一场罕见的“雨凇”给林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夜之间 ,57万亩林地受灾,损失成林5000多万株——好几年白干了。1980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又接踵而来,12万多亩落叶松被直接旱死——又是好几年白干了。
然而,两次灾难并没有使塞罕坝人退缩。他们擦干眼泪,从头再来。
经过55年的奋斗,塞罕坝诞生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
带着前辈的嘱托,第二代和第三代务林人扛起护林、营林,重塑生态的大旗。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强调环境生产力理念,把“自然休养”发展为更为积极主动的“生态修复”。这给了塞罕坝人更强烈的提示,他们要把“抚育森林”进行到底。
每年1月,塞罕坝最冷的季节,几百名林业工人要站在雪地里为松林修枝。从早晨7点到下午5点,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
抚育森林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给森林“看病”。病虫害测报员袁中伟,每天都要在林间穿行20多公里。
有“晒不着”的病虫测报员,还有8年没有穿过裙子的林学女博士。来林场工作后,杨丽每天都要往林子里跑,小昆虫们的骚扰,让她不得不全副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