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为打造“绿色 高端和谐 宜居”城市提供新动能

2019年02月25日569未知admin

  央视热播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充分反映了以***同志为核心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高度智慧和辉煌成就。作为全市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发展改革的前沿部门,要全面总结近几年银川深化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优势,紧盯重点,积极做好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为打造“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提供新动能。 

  银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深化各领域改革,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行政审批、金融等领域改革,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一)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17亿元,是2012年的1.4倍(下同),年均增长9%,占全区半壁江山;规上工业增加值533.06亿元,年均增长 10.1%,工业增加值跃居西北省会第二;固定资产投资1723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3亿元,增长1.7 倍,年均增长13.6%;一二三产结构由2012年4.4:53.8:41.8调整为2016年3.6:51.0:45.4,三产占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持续开展“准备之冬、建设之春、发展之夏、收获之秋”活动,实施项目4306个,三产投资占比达到60.8%,提高9.7个百分点。创新投融资模式,运用共享思维聚合资源、资本,打造智慧城市、恒天如意纺织等一批标杆项目,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二)发展新动能不断聚集。实施“反梯度”发展战略,大数据、电子商务、电子竞技、通用航空、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率先布局、蓬勃发展。在园区布局上,新建综合保 税区、通航产业园和临港经济区,IBI和TMT育成中心融合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建成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3个,省部级共建实验室20家,发展高新企业51家,铸件3D打印、羊绒分梳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服务模式列。金融创新实现重大突破,搭建金融控股、西部担保等金融创新体系,设立产业基金21支,组建通联资本、新兴产业资本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农村改革顺利推进,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142万亩。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制度改革试点, 实施“双增双减” “双富”工程,102个空壳村全部脱壳。医疗、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改革持续深化。 

  (四)对外开放迈出扎实步伐。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三位一体”开放核心区。滨河新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聚集能力不断提升。“陆路、空中、网上”三条开放通道日益畅通。引进500强企业24家,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39. 3亿元,年均增长13.74%,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9.5%。 

   (五)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478元和12037元,年均增长8.8%和9.7%。公共财政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兑现为民承诺实事 47件。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城镇年均新增就业6. 15万人,被***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惠及7.47万人。建设各类保障房240万平米,解决7万多低收入群体安居问题。投资34.5亿元,建成移民安置区26个,闽宁协作模式全国推广,精准扶贫减少深度贫困人口 7.24万人。 

 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7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的***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为抓手,敢于担当、善谋实干、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抓好重大改革事项研究,当好参谋助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积极对接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改革战略部署,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银川都市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城市等方面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提出一些改革思路和举措,为市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二)紧盯目标抢抓机遇,促总量效益全面提升。编制好银川都市圈建设规划,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上与石嘴山、吴忠、宁东加强沟通对接,大力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瞄准国内重点领域和企业,谋篇布局,全面启动丝路经济产业园银川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银川双创园、新能源产业园等规划建设,打造银川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三)抓好投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总量。加快推进投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投资有效性,保持有效投资力度,特别要在补短板、调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方面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抓好地下综合管廊、中阿之轴文化景观、阅海湾商务区地下交通等工程项目,配合实施好银西高铁等对外通道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宝塔PTA、如意高档高档纺精梳纱线、3000万件高档衬衫、比亚迪新能源、隆基硅单晶硅棒、切片、电池组件、共享装备智能铸造中心等项目,加快发展现代纺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智慧城市、电子商务、全域旅游、通用航空、生命健康等一批新业态、新产业项目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改革创新项目谋划实施机制,夯实发展后劲。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树立抓项目就要抓前期的观念,积极跑部进京,跑委进厅,到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汇报衔接重大战略性前期项目,每年列出一批重大项目,分解落实,压实责任,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要不断创新项目工作活动载体,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项目推进百日攻坚”“解难题、促开工、抓竣工”等系列活动,明确工作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倒排时间、落实责任,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创新项目研究机制,所有实施的重大课题调研,都要相对应的研究谋划一批项目,制作项目库。 

  (五)积极推进重大事项改革,集聚发展新动能。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需求导向,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扩大有效供给。实施好中央、自治区以及银川市“工业19条”“房地产16条”“金融18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设立助贷基金,减少企业用电、税收等成本,淘汰钢铁加工、金属冶炼等落后产能,落实货币化安置、农民及企业职工购房等政策,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深入推进。协调推进行政审批、金融、国资、农村等领域改革,释放发展活力,集聚发展新动能。 

  (六)大力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引领区。发挥银川首府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银川、石嘴山、吴忠和宁东一体化发展。推进产业发展协作互补、生产要素统筹配置。银川市大力发展电子竞技、电子商务、通航产业、智慧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全区“四新”经济发展引领区。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全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按照自治区2022年地级市全部通高铁的要求,抓好各项城际轨道项目建设,配合实施跨省高铁银川段项目。大力推进“云轨”项目建设,抓好首条花博园“云轨”线建设运营,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投用量,构建绿色交通网络,打造新型绿色交通示范城市。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有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实施“名镇名村”工程,突出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情,打造一批通航、葡萄酒、温泉、电商等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小城镇。力争到2020年,全市特色小镇达到20个以上。 

  (七)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实施“1341”开放战略,不断夯实开放载体、拓展开放通道,强化招商引资,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节点。坚持基建、产业、生态、项目同步跟进,规划与建设并举,建设与运营并重,全力推进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载体建设,不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对外开放战略高地。滨河新区按照“四城”定位,聚集发展现代纺织、智慧、旅游等产业,加快建设银川副中心,着力申建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立足创建中阿自由贸易园区,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打造中阿贸易投资便利化示范区。落实好与迪拜空港自由区、硅谷城自由区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全区首个快件监管中心,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不断放大中阿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效应,突出发展总部、会展、金融等高端服务业。重点推进地下交通、中阿之轴东扩、全球汇二期等项目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健康消费品生产等产业集群。抓好陆路、空中、网上三条丝绸之路大通道建设,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拓宽对外开放领域。 

  (八)继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建设美好银川。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鼓励利用社会力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卫生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落实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让人民共享发展红利。 

    

  央视热播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充分反映了以***同志为核心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高度智慧和辉煌成就。作为全市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发展改革的前沿部门,要全面总结近几年银川深化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优势,紧盯重点,积极做好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为打造“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提供新动能。 

  银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深化各领域改革,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行政审批、金融等领域改革,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一)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17亿元,是2012年的1.4倍(下同),年均增长9%,占全区半壁江山;规上工业增加值533.06亿元,年均增长 10.1%,工业增加值跃居西北省会第二;固定资产投资1723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3亿元,增长1.7 倍,年均增长13.6%;一二三产结构由2012年4.4:53.8:41.8调整为2016年3.6:51.0:45.4,三产占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持续开展“准备之冬、建设之春、发展之夏、收获之秋”活动,实施项目4306个,三产投资占比达到60.8%,提高9.7个百分点。创新投融资模式,运用共享思维聚合资源、资本,打造智慧城市、恒天如意纺织等一批标杆项目,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二)发展新动能不断聚集。实施“反梯度”发展战略,大数据、电子商务、电子竞技、通用航空、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率先布局、蓬勃发展。在园区布局上,新建综合保 税区、通航产业园和临港经济区,IBI和TMT育成中心融合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建成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3个,省部级共建实验室20家,发展高新企业51家,铸件3D打印、羊绒分梳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服务模式列。金融创新实现重大突破,搭建金融控股、西部担保等金融创新体系,设立产业基金21支,组建通联资本、新兴产业资本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农村改革顺利推进,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142万亩。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制度改革试点, 实施“双增双减” “双富”工程,102个空壳村全部脱壳。医疗、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改革持续深化。 

  (四)对外开放迈出扎实步伐。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三位一体”开放核心区。滨河新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聚集能力不断提升。“陆路、空中、网上”三条开放通道日益畅通。引进500强企业24家,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39. 3亿元,年均增长13.74%,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9.5%。 

   (五)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478元和12037元,年均增长8.8%和9.7%。公共财政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兑现为民承诺实事 47件。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城镇年均新增就业6. 15万人,被***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惠及7.47万人。建设各类保障房240万平米,解决7万多低收入群体安居问题。投资34.5亿元,建成移民安置区26个,闽宁协作模式全国推广,精准扶贫减少深度贫困人口 7.24万人。 

 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7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的***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为抓手,敢于担当、善谋实干、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抓好重大改革事项研究,当好参谋助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积极对接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改革战略部署,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银川都市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城市等方面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提出一些改革思路和举措,为市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二)紧盯目标抢抓机遇,促总量效益全面提升。编制好银川都市圈建设规划,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上与石嘴山、吴忠、宁东加强沟通对接,大力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瞄准国内重点领域和企业,谋篇布局,全面启动丝路经济产业园银川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银川双创园、新能源产业园等规划建设,打造银川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三)抓好投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总量。加快推进投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投资有效性,保持有效投资力度,特别要在补短板、调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方面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抓好地下综合管廊、中阿之轴文化景观、阅海湾商务区地下交通等工程项目,配合实施好银西高铁等对外通道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宝塔PTA、如意高档高档纺精梳纱线、3000万件高档衬衫、比亚迪新能源、隆基硅单晶硅棒、切片、电池组件、共享装备智能铸造中心等项目,加快发展现代纺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智慧城市、电子商务、全域旅游、通用航空、生命健康等一批新业态、新产业项目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改革创新项目谋划实施机制,夯实发展后劲。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树立抓项目就要抓前期的观念,积极跑部进京,跑委进厅,到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汇报衔接重大战略性前期项目,每年列出一批重大项目,分解落实,压实责任,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要不断创新项目工作活动载体,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项目推进百日攻坚”“解难题、促开工、抓竣工”等系列活动,明确工作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倒排时间、落实责任,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创新项目研究机制,所有实施的重大课题调研,都要相对应的研究谋划一批项目,制作项目库。 

  (五)积极推进重大事项改革,集聚发展新动能。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需求导向,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扩大有效供给。实施好中央、自治区以及银川市“工业19条”“房地产16条”“金融18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设立助贷基金,减少企业用电、税收等成本,淘汰钢铁加工、金属冶炼等落后产能,落实货币化安置、农民及企业职工购房等政策,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深入推进。协调推进行政审批、金融、国资、农村等领域改革,释放发展活力,集聚发展新动能。 

  (六)大力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引领区。发挥银川首府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银川、石嘴山、吴忠和宁东一体化发展。推进产业发展协作互补、生产要素统筹配置。银川市大力发展电子竞技、电子商务、通航产业、智慧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全区“四新”经济发展引领区。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全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按照自治区2022年地级市全部通高铁的要求,抓好各项城际轨道项目建设,配合实施跨省高铁银川段项目。大力推进“云轨”项目建设,抓好首条花博园“云轨”线建设运营,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投用量,构建绿色交通网络,打造新型绿色交通示范城市。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有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实施“名镇名村”工程,突出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情,打造一批通航、葡萄酒、温泉、电商等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小城镇。力争到2020年,全市特色小镇达到20个以上。 

  (七)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实施“1341”开放战略,不断夯实开放载体、拓展开放通道,强化招商引资,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节点。坚持基建、产业、生态、项目同步跟进,规划与建设并举,建设与运营并重,全力推进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载体建设,不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对外开放战略高地。滨河新区按照“四城”定位,聚集发展现代纺织、智慧、旅游等产业,加快建设银川副中心,着力申建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立足创建中阿自由贸易园区,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打造中阿贸易投资便利化示范区。落实好与迪拜空港自由区、硅谷城自由区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全区首个快件监管中心,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不断放大中阿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效应,突出发展总部、会展、金融等高端服务业。重点推进地下交通、中阿之轴东扩、全球汇二期等项目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健康消费品生产等产业集群。抓好陆路、空中、网上三条丝绸之路大通道建设,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拓宽对外开放领域。 

  (八)继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建设美好银川。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鼓励利用社会力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卫生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落实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让人民共享发展红利。 

    


黄贝临时工派遣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04-19 21: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