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不可思议?北京饭店曾被称中国“闭关锁国”象征

2019年02月18日459未知admin

  原标题:锐参考 | 不可思议?北京饭店竟被称为中国“闭关锁国”的象征!

  中国的经济开放没有消极面吗?

  他们难道不担心被西方价值观腐蚀吗?

  北京饭店真的没有前台吗?

  这些担忧与疑问,是外国人对中国改革开放前景充满担忧、疑问和好奇的缩影。

  “仅用一代人的时间,改革开放政策便帮助这个贫困、动荡的国家抵达了它5000年历史中繁荣、稳定的高峰。”

  在2018年10月25日的一篇报道中,俄罗斯《独立报》这样高度总结并感叹今日中国之荣耀,以及成就背后持续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路——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由此开启。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转眼40年,当时间再次站在历史的节点,世界媒体没有吝惜自己的赞美,铺天盖地的报道中,这场“全世界规模和意义最大的试验”“显然已经取得成功”。

  但是,当时间回到40年前,当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当历史的车轮缓缓踏上新的征程,彼时的中国所承受的,却是全然不同的目光:有惊讶、有期许、也有疑虑,更有各种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

▲资料图片:1978年,北京新建的一条立体交叉路路口。(新华社)

  “如果说国防水平落后二十年,那么国民生活就落后三十年以上,至于人们的思想,则落后一百年……”

  这是日本《现代》月刊1978年12月号刊登的一篇文章开头所写的话,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江藤淳。当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自10月23日起生效。

  借着条约签订的机会,江藤淳决定拿自己来进行一次试验,看一看单独自主地访问中国是否可能。用他的话来说,是“希望在这堵看不见的墙上打开一个通风口”。

  如愿来到中国之后,甫一落地,江藤淳就面对空荡荡的机场心生感慨:“没有比这更突出地象征着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孤立的景象了。”

  而入住北京饭店之后,他又因为这里“没有柜台”而感到奇怪。后来他猛然想到,之所以没有柜台,是因为原则上只有受到国家邀请的外国人才能在这里住宿。

  虽然江藤淳对自己受到的“外宾”礼遇“不能不表示敬意和谢意”,但在他看来,“这种殷勤本身就是不可打破的闭关锁国之风的最好例证”。

  江藤淳同时坦言,自己“不是预言家”。不过,他关于“不可打破的闭关锁国之风”的预言被“证伪”的速度还是有些快。

  1979年4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北京正在打算使现有的饭店现代化。

  一个月后,埃及《最后一点钟》周刊登载的一篇文章显示,北京饭店已经改变了。

  这篇文章是《今日消息》副主编坦塔维写的访华观感,坦塔维在文中透露,北京饭店的餐厅里已经设置了服务台,甚至还张贴了一份关于饭店为客人提供新的服务的广告。

  “中国的新面貌,其原因是开放。”坦塔维这样写道。

▲11月29日,北京市东长安街,夜色中的北京饭店。(视觉中国)

  但是,面对刚刚开放的中国所展示的新面貌,外界仍然有一些担心。

  中国的经济开放没有消极面吗?1979年1月,科威特《舆论报》曾这样发问。

  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由于一些政治、社会和财政方面的障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景堪忧。

  日本时事社出版的《时事解说》杂志在1979年4月刊登的一篇短评说:“中国的现代化计划对日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早就有人指出,从资金的保证、运输、能源、产业结构等问题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计划是相当难实现的。”

  对于中国到底将走怎样的现代化道路,在那几年也争论不断。哈佛大学教授罗斯·特里尔在1980年8月号的《大西洋》月刊上撰文称,中国在设法现代化,但是中国人民还没有看到很多成果。

  特里尔认为,中国追求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西方化”,而这“还要走极其漫长的道路”。

  这也许是特里尔对同行观点的一种回应——同为哈佛大学教授的费正清曾于1979年1月在《华盛顿明星报》发文称:“中国人根本不想学我们的样。”

  “他们有当过一等国家的历史,这种情绪比法国人还要强烈。他们不像我们,不是一个在新的国土上形成的移民的国家,而是感觉到他们从开天辟地的时候起就在中国生息。”

  作为西方首屈一指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这样向美国人介绍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并借此告诫美国:“中国必须靠我们的帮助来取得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发号施令。”

  孰对孰错?对于40年前的那番争论及其背后的悲观预测,今天的中国无疑早已给出了答案。

▲费正清

  还记得前文中提到的“消极面”吗?当时那篇文章称,中国迅速趋向现代化可能会带来“反效果”:例如,为了克服缺乏技术人员的困难,中国人纷纷到西方去学习,而这可能会给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带来“隐患”:他们难道不担心被西方价值观腐蚀吗?

  然而,40年的时间似乎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就在今年11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场问答展现了事情的“另一面”。

  当时有记者问:美国某智库发表了一份报告,称中国试图对美国智库、高校及媒体等进行“渗透”,施加影响,破坏美国民主价值,中国对此怎么看?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这样予以回应:

  40年前,中国打开大门搞改革开放,我们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媒体、智库、学生到中国来。40年来,他们见证了也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今天的发展建设成就也有他们的贡献。

  40年后的今天,我们希望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也能张开双臂,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媒体、智库、学生到美国去,为促进美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推进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互利合作做出贡献。我们希望并且相信,美方能有这个自信。

  “中国人常讲,我们有‘四个自信’,我们希望美方也有美国版的‘四个自信’。”他说。

▲资料图片:2016年5月18日,在美国纽约,几名中国留学生参加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新华社)

  从决定改革开放的自信,到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自信,其间是无数国人筚路蓝缕的40年。

  从他们当初充满悲观的预测,到今天客观积极的不吝赞美,背后是中国坚定走自己道路的40年。

  谁是真正的改革?谁又是真正的自信?也许,答案就藏在不动声色吹拂了40年的东风之中。

 

责任编辑:张义凌


香蜜湖劳务外包
















Copyright © 2002-20191010资讯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8888888号 sitemap

联系QQ:3402123920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7:36:41
  深圳浪口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西丽劳务派遣  边防官兵与 贡山县召开 怒江快速办 泸水县建立 泸水县多形 我州司法行 我州稳步推 怒江边防支 我州集中清 我州明确今